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商用办公频道新商用标准 深度解析英特尔第三代智能酷睿博锐

新商用标准 深度解析英特尔第三代智能酷睿博锐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上周,英特尔推出第三代的智能酷睿博锐平台,22nm工艺制程与博锐的融合,成就了这个新的商用平台产品。那么,企业必然会考虑,新的平台能否帮助我们的终端更好的满足商用业务的需求,在性能和功能上,新的博锐平台又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呢?

作者:李钧 来源:ZDNet【原创】 2012年5月25日

关键字: 英特尔 博锐 IvyBridge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ZDNet商用办公频道 5月25日 北京报道 (文/李钧) 上周,英特尔推出第三代的智能酷睿博锐平台,22nm工艺制程与博锐的融合,成就了这个新的商用平台产品。那么,企业必然会考虑,新的平台能否帮助我们的终端更好的满足商用业务的需求,在性能和功能上,新的博锐平台又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呢?

性能:3-D晶体管的革命

第三代的智能酷睿博锐同样基于Ivy Bridge,不过增加了博锐的商用功能,在性能上,借助于22nm工艺制程、3-D晶体管技术的引入以及核芯显卡的引入,尽管在处理器架构上没有大改变,但性能上却获得了长足的提升。 

新商用标准 深度解析英特尔第三代智能酷睿博锐

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CPU,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其基本单位是晶体管,每一个晶体管都是一个小开关,拥有开和关的两种状态,一个CPU中集成了大量的晶体管,从而实现了计算与处理。比如,在第三代智能酷睿博锐中,就集成了14亿个晶体管。 

所谓的工艺制程,就是指的就是制造晶体管的精细度,显而易见,在集成相同数量晶体管的条件下,越精细的工艺,芯片的整体面积就越小,其功耗就越低,我们同样可以类推,在相同的芯片面积上,我们就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晶体管集成,从而实现更复杂的计算要求。

然而,毕竟现在晶体管已经是一个非常微观的设计,在如此小的空间内,这个小开关不可避免会遇到漏电问题。

所谓漏电,指的就是,晶体管中有非设计的电流通过,比如在晶体管关闭的状态下,理想情况中,不会有任何电流通过,负责阻挡电子的就是晶体管中的栅极。但是由于晶体管的体积不断缩写,逼近物理极限,而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其运动规律和我们的宏观世界大不相同,其位置并不是精确固定的,只有出现在某些位置的概率大小,越是微观,其位置的不确定性就越强,电子跃过晶体管栅极的概率就大。

单个晶体管的漏电并不存在影响,但如果漏电发生的情况超过一定程度,将会影响到整个芯片的可靠性。在半导体工艺不断革新的过程中,从130nm工艺制程的发展开始,漏电的概率已经开始影响到了芯片的可靠性,而22nm更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制程工艺的进步,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晶体管制造方案,严重的漏电问题将极大的影响芯片的质量。 

因此,英特尔引入了三栅极的概念,将晶体管的栅极扩展到立体层面。

解密英特尔第三代智能酷睿博锐

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3-D晶体管的设计放大了晶体管开关状态的电流:在关闭状态下,漏电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时在开启的状态下,晶体管的电流更大。因此,这样的工艺设计让22nm制程成为可能。

于此同时,英特尔在22nm的制程中同样集成了此前已经大规模使用的高K介质技术,并且将这项技术升级到第二代。

采用22nm 3-D晶体管的第三代智能酷睿博锐,拥有了强大的性能,对比于英特尔1971年的4004处理器,它的计算速度快了4000倍,每个晶体管省电超过5000倍,每个晶体管的价格便宜了50000倍。

与此同时,按照英特尔的传统战略,这代产品的升级不涉及架构的改进,仅仅是工艺制程的升级,但第三代智能酷睿博锐并不单单这是制程的改进,英特尔重新设计了核芯显卡,对比与上一代产品,有了超过两倍的性能提升,甚至还可以支持三屏的独立显示,在性能和功能上有了长足的提升。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