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元宇宙十万个为什么》是至顶网策划的一档特别栏目,我们希望做元宇宙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推动者。本篇为该系列第十八问,并同步更新在「QA相对论」微信公众号中,敬请关注。
——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构建一个工业元宇宙需要哪些条件,本期第十八问我们来解说工业元宇宙与工业互联网之间的异同点。
工业互联网可以理解为是工业元宇宙的一部分。
确切来说,工业互联网更强调工业系统及其设备资源的联网。通常一个设备的制造单元——比如一台机床,与自身的刀具单元、装夹单元等,就可以构成一个小网络,而制造单元与其它的单元之间则构成了一个大的网络。上升到整个生产线,涉及的就是多台机床设备之间的联动和数据传递。
工业互联网的作用,是在这个过程中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再往上,还包括整个车间和企业内部的协作,甚至是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的协同, 以及所有流程的全局优化。
作为工业元宇宙的一部分,工业互联网扮演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角色,更强调物理硬件和系统的联动,主要负责物理现实世界的打通。而工业元宇宙,还要进一步结合5G、AR、VR、AI计算机视觉、区块链等技术,按照“元宇宙”的规则重新整合。
举例来说:在元宇宙世界,AR/VR不再只是用于辅助安装、维修和技能培训,所有人都能身穿触感套装、头戴VR眼镜,在元宇宙一起进行产品设计、工艺研发、试产测试,甚至是营销、消费、娱乐。并且,其中的重大事件、交易、信息交互将通过区块链进行记录。这些都是工业互联网并未触及的范畴。
换言之,工业元宇宙会继续强化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动,让数据信息更深入地服务于企业运营、资源调度、人员协同等等。其中,工业互联网的构建,仅仅还是“筑地为基”的一步。
下一期第19问介绍「工业元宇宙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价值」。
关注公众号「QA相对论」,获取「元宇宙十万个为什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