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元宇宙十万个为什么》是至顶网策划的一档特别栏目,我们希望做元宇宙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推动者。本篇为该系列第十四问,并同步更新在「QA相对论」微信公众号中,敬请关注。
——
在元宇宙概念出现前的“企业级”场景,有基于协作工具的远程办公,有基于交互技术的数字孪生,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产业互联网;如果放到元宇宙的维度下,它们就会变成元宇宙办公、工业元宇宙、产业元宇宙……下面我们看几个行业应用例子:
矿业生产:如我们所知,矿业的现场作业风险系数极高,而如果能把矿区“放到”元宇宙世界,就可以通过数字模型模拟开采的全过程,包括开采前后的周围环境变化,如此一来,不仅能减少作业事故概率,还可以提高开采效率,避免开采过程中的多余能源浪费;
汽车制造/零售:“汽车对撞实验”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而在虚拟世界模拟碰撞的效果,既可以降低实验的成本,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继续优化汽车设计和制造。另外,在零售环节提供元宇宙虚拟试驾,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试驾体验;
消费零售:不少品牌商正在尝试把生意“搬到”元宇宙,借此打造独特的营销体验。比如服饰品牌Vans与游戏平台Roblox合作推出的“Vans World”,就是一个以滑板为主题的虚拟世界,用户可以在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滑板和装扮;同为服饰品牌的Ralph Lauren则与3D虚拟人偶社交App ZEPETO合作,允许用户在ZEPETO中购买Ralph Lauren推出的50件虚拟服装系列,并且可以在上面参观Ralph Lauren咖啡店、Ralph Lauren麦迪逊大道旗舰店、纽约中央公园三大景点。
除此之外,元宇宙的B端应用场景还有很多,比如,利用虚拟技术辅助仓库拣货,可以提高仓储效率;在电力行业,利用VR进行输变电工程设计与电柜倒闸送电;在航空航天领域,空间站模型的搭建和优化等等,也都可以在元宇宙世界进行。
可以这么说,在未来世界,无论toC还是toB,万物皆可元宇宙,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更多未能想象的场景和商业模式会被创造出来。
关注公众号「QA相对论」,获取「元宇宙十万个为什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