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5日消息,今天下午,智能可穿戴公司华米科技将于中国合肥举行首届AI创新大会,本届AI创新大会以「AI to Decode Future」为主题,将与全球 AI 领域专家一道,规划 AI 与健康结合的新蓝图,用 AI 解构未来,让科技连接健康。

一直以来,华米科技在探索 AI 的路上从未止步,并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一定的技术积累。2017 年,华米科技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启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芯片研发,并将目标锁定在当时刚兴起的开源 RISC-V 指令集架构。并在2018 年 9 月 17 日,发布了全球可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黄山 1 号”。
2019年6月11日,华米科技在北京举行的夏季新品发布会上,带来了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BioTracker PPG 传感器,与“黄山1号”搭载的 RealBeats™ AI 生物数据引擎相结合,让智能穿戴设备的心率监测精准度又上了一个台阶。PPG心律不齐(含房颤)本地实时甄别功能的加入,提高了心脏健康监测的精确性和效率,能够在最短时间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华米科技这家成立了七年的企业,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已经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并且还将在首届AI创新大会展现更多突破。华米科技官方微博在前几天的AI创新大会倒计时海报中,已经先后做出了对BioTracker™ PPG 传感器和“黄山1号”芯片有可能升级的暗示,华米科技副总裁也在之前微博中透露了本次AI创新大会上将公布有关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新技术。在睡眠监测方面,也有可能推出全新的技术,改善目前的技术困局。
除了6月15日的AI创新大会,华米科技还将于6月16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AI技术开放日活动,许多AI领域的知名专家都将在中科大进行演讲,在演讲结束后,观众还可以参与线上互动交流,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未来脑机智能科技的发展趋势,为国内医疗健康事业提出相关建议。
如果各位想要实时关注本届华米科技AI创新大会,欢迎在今天下午14:00,锁定华米科技官网观看直播,了解华米科技在AI领域的最新动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近期有观点认为,大规模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会增强人类左脑的逻辑分析能力,同时削弱右脑的创造力,导致人类社会逐渐成为左脑主导的群体。但研究表明,左右脑功能分工理论缺乏科学依据,大脑两半球在创造性和逻辑性任务中都会协同工作。此外,AI不仅能辅助逻辑思维,同样可用于诗歌创作、图像生成等创意任务。
这项由圣母大学和IBM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研究,开发出了名为DeepEvolve的AI科学助手系统,能够像人类科学家一样进行深度文献研究并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可执行的算法程序。该系统突破了传统AI要么只能改进算法但缺乏创新、要么只能提出想法但无法实现的局限,在化学、生物学、数学等九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都实现了显著的算法性能提升,为AI辅助科学发现开辟了新的道路。
微软全球AI巡展在迪拜举行,宣布启动Microsoft Elevate UAE项目,计划为超过25万名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以及5.5万名联邦政府员工提供AI技能培训。该项目是微软152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加强AI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本地人才能力。微软还将与G42和JAHIZ平台合作,为联邦公务员提供技术培训,支持阿联酋成为AI领域的区域和全球领导者。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通过3331次大规模实验,系统揭示了代码训练如何提升AI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代码的结构特性比语义内容更重要,适当的抽象形式(如伪代码)可以达到与原始代码相同的效果。不同编程语言产生差异化影响:低抽象语言有利于数学推理,Python更适合自然语言任务。这些发现为AI训练数据的科学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