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5日消息,今天下午,智能可穿戴公司华米科技将于中国合肥举行首届AI创新大会,本届AI创新大会以「AI to Decode Future」为主题,将与全球 AI 领域专家一道,规划 AI 与健康结合的新蓝图,用 AI 解构未来,让科技连接健康。
一直以来,华米科技在探索 AI 的路上从未止步,并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一定的技术积累。2017 年,华米科技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启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芯片研发,并将目标锁定在当时刚兴起的开源 RISC-V 指令集架构。并在2018 年 9 月 17 日,发布了全球可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黄山 1 号”。
2019年6月11日,华米科技在北京举行的夏季新品发布会上,带来了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BioTracker PPG 传感器,与“黄山1号”搭载的 RealBeats™ AI 生物数据引擎相结合,让智能穿戴设备的心率监测精准度又上了一个台阶。PPG心律不齐(含房颤)本地实时甄别功能的加入,提高了心脏健康监测的精确性和效率,能够在最短时间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华米科技这家成立了七年的企业,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已经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并且还将在首届AI创新大会展现更多突破。华米科技官方微博在前几天的AI创新大会倒计时海报中,已经先后做出了对BioTracker™ PPG 传感器和“黄山1号”芯片有可能升级的暗示,华米科技副总裁也在之前微博中透露了本次AI创新大会上将公布有关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新技术。在睡眠监测方面,也有可能推出全新的技术,改善目前的技术困局。
除了6月15日的AI创新大会,华米科技还将于6月16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AI技术开放日活动,许多AI领域的知名专家都将在中科大进行演讲,在演讲结束后,观众还可以参与线上互动交流,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未来脑机智能科技的发展趋势,为国内医疗健康事业提出相关建议。
如果各位想要实时关注本届华米科技AI创新大会,欢迎在今天下午14:00,锁定华米科技官网观看直播,了解华米科技在AI领域的最新动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勒索软件、AI驱动的网络攻击和物联网设备漏洞成为主要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实施和持续监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组织应重视员工培训、供应链安全、数据治理和事件响应能力建设。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cholarCopilot,一个革命性的AI学术写作助手。该系统突破传统"先检索后生成"模式,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动态文献检索和精确引用。基于50万篇arXiv论文训练,引用准确率达40.1%,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在人类专家评估中,引用质量获100%好评,整体表现优于ChatGPT。这项创新为AI辅助学术写作开辟新道路。
AWS Amazon Bedrock负责人Atul Deo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软件变得更便宜和更智能。他在12月re:Invent大会前只有六个月时间来证明这一目标的可行性。Deo表示AI领域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模型每几周就会改进,但客户只有在经济效益合理时才会部署。为此,AWS推出了提示缓存、智能路由、批处理模式等功能来降低推理成本,同时开发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代理软件,将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转向实际业务流程自动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NodeRAG技术,通过异构图结构革新智能问答系统。该方法将文档信息分解为7种节点类型,采用双重搜索机制,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准确率达89.5%,检索效率提升50%以上,为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带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