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华米CEO黄汪通过微博发布了一篇名为《对大数据认真的人,应该亲自做传感器》的长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数据的执着与热爱。作为一名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昔日学霸,黄汪带领华米科技在智能穿戴行业过关斩将,凭借自主研发的传感器技术构建了“护城河”。
在黄汪的长文中,提及了2015年华米自主研发的第一款PPG 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 BioTracker™,这在当时绝对是一款“重量级”的智能穿戴设备传感器;它可为用户带来精准的心率监测,并给予准确与科学的健康评估。同时在2019年8月27日的华米发布会上,黄汪骄傲宣布,华米智能设备全球累计发货量突破1亿台,这五年多的蝶变也意味着华米科技积累了更多精准的健康大数据。
在今年6月15号,华米科技即将召开AI创新大会,按照传感器重要迭代的周期、再结合黄汪发文的内容来推测,这一次华米科技或将推出新一代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黄汪在长文中指出,过去几年华米在软件算法与传感器两块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引用了计算机科学家阿伦·凯的名言“对软件极度较真的人,应该生产自己的硬件”,暗指新一代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在过去几年,黄汪在不同场合都强调华米科技是一家基于云的健康服务提供商,而智能穿戴设备与大数据联系密切,无论是用户的心率监测数据还是运动监测数据,都需要通过软件算法进行“解读”,最终提供给用户有关健康与运动的合理性建议,帮助他们更全面、更及时地掌握身体的情况。而通过自研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获得的海量精确数据反哺AI项目,可实现软硬件的高效协同,最终在产品端带给用户更精确的数据分析,并强化用户对健康与运动的感知。
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黄汪发布的长文,不难猜测6月15日华米科技AI创新大会有望发布更优秀的新一代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另据业内人士透露,6月11日发布的小米手环5或将搭载华米自研的全新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至于消息是否准确,各位不妨拭目以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