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华米CEO黄汪通过微博发布了一篇名为《对大数据认真的人,应该亲自做传感器》的长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数据的执着与热爱。作为一名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昔日学霸,黄汪带领华米科技在智能穿戴行业过关斩将,凭借自主研发的传感器技术构建了“护城河”。
在黄汪的长文中,提及了2015年华米自主研发的第一款PPG 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 BioTracker™,这在当时绝对是一款“重量级”的智能穿戴设备传感器;它可为用户带来精准的心率监测,并给予准确与科学的健康评估。同时在2019年8月27日的华米发布会上,黄汪骄傲宣布,华米智能设备全球累计发货量突破1亿台,这五年多的蝶变也意味着华米科技积累了更多精准的健康大数据。
在今年6月15号,华米科技即将召开AI创新大会,按照传感器重要迭代的周期、再结合黄汪发文的内容来推测,这一次华米科技或将推出新一代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黄汪在长文中指出,过去几年华米在软件算法与传感器两块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引用了计算机科学家阿伦·凯的名言“对软件极度较真的人,应该生产自己的硬件”,暗指新一代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在过去几年,黄汪在不同场合都强调华米科技是一家基于云的健康服务提供商,而智能穿戴设备与大数据联系密切,无论是用户的心率监测数据还是运动监测数据,都需要通过软件算法进行“解读”,最终提供给用户有关健康与运动的合理性建议,帮助他们更全面、更及时地掌握身体的情况。而通过自研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获得的海量精确数据反哺AI项目,可实现软硬件的高效协同,最终在产品端带给用户更精确的数据分析,并强化用户对健康与运动的感知。
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黄汪发布的长文,不难猜测6月15日华米科技AI创新大会有望发布更优秀的新一代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另据业内人士透露,6月11日发布的小米手环5或将搭载华米自研的全新BioTracker™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至于消息是否准确,各位不妨拭目以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名的投资机构ICONIQ Capital发布了《开发者手册:2025年AI现状报告》,基于对300位企业高管的调研,包括CEO、工程负责人、AI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等关键决策者,涵盖了从初创公司到十亿美元巨头的各个发展阶段,深度剖析了当下企业AI产品应用的全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从"如何构思、交付和规模化AI驱动业务"的完整路线。
中科大团队开发出LongAnimation系统,解决了长动画自动上色中的色彩一致性难题。该系统采用动态全局-局部记忆机制,能够为平均500帧的动画进行稳定上色,性能比现有方法提升35-58%。核心创新包括SketchDiT特征提取器、智能记忆模块和色彩优化机制,可大幅提升动画制作效率。
南开大学团队开发出DepthAnything-AC模型,解决了现有AI距离估算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复杂光照条件下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创新的扰动一致性训练框架和空间距离约束机制,该模型仅用54万张图片就实现了在雨雪、雾霾、夜晚等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距离判断,同时保持正常条件下的优秀性能,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等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