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odon已经放低了新用户在平台上创建账户的操作门槛。本周一,该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宣布将引导新用户在Mastodon.Social上创建账户,而不再提示他们从平台上的成千上万个实例中做出艰难的选择。
但请注意,Mastodon仍然为新用户保留了在特定社区上注册账户的能力。如今系统会在注册页面上提供两个选项:“加入Mastodon.Social”或者“选择我自己的服务器”。该服务的旗舰服务器Mastodon.Social是平台上最大的实例,但系统会提醒用户可以随时切换到其他实例。
在此次调整之前,Mastodon账户的创建可不是简单输入邮件地址和密码就能完成的。对于刚刚接触这个新平台的朋友来说,整个过程实在令人望而生畏,特别是Mastodon目前拥有超1.2万个可以加入的实例。我们到底该选择mastodon.world还是mastodon.online?或者说,选择自己更关注的内容,比如birdon.social?很多新用户就是在这一步上决定放弃。
“如果我们只能吸引那些关注去中心化的用户,那我们就难以让去中心化真正成为主流。”
虽然操作流程有所变化,但Mastodon仍向现有用户和服务器运营者们强调了其作为去中心化平台的承诺,保证其不受任何单一实体的控制。Mastodon公司CEO Eugen Rochko表示,这种变更主要是为了帮助“新用户完成注册过程,快速与他人开展互动”。
Rochko在帖子中写道:“我们认为,Mastodon的成功必然基于其自身的出色表现,而不只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取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只能吸引那些关注去中心化的用户,那我们就难以让去中心化真正成为主流。”
除了新的注册体验之外,Mastodon还发布了帖子引用、内容改进以及个人资料搜索和群组等功能升级。Rochko表示,该平台正努力改善其审核工具,并“减少去中心化功能带来的使用摩擦”。
与此同时,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打造的Bluesky也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虽然Bluesky目前还是纯邀请制的社交网络,但如今已经积累下数千名用户,其中包括一些技术行业和政治圈的名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联合开展的研究,通过创新的半在线强化学习方法,显著提升了AI界面助手在多步骤任务中的表现。UI-S1-7B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创造了7B参数规模的新纪录,为GUI自动化代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阿里巴巴联合浙江大学开发的OmniThink框架让AI学会像人类一样慢思考写作。通过信息树和概念池的双重架构,系统能够动态检索信息、持续反思,突破了传统AI写作内容浅薄重复的局限。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文章质量各维度均显著超越现有最强基线,知识密度提升明显,为长文本生成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名为AiSee的可穿戴辅助设备,利用Meta的Llama模型帮助视障人士"看见"周围世界。该设备采用耳机形态,配备摄像头作为AI伴侣处理视觉信息。通过集成大语言模型,设备从简单物体识别升级为对话助手,用户可进行追问。设备运行代理AI框架,使用量化技术将Llama模型压缩至10-30亿参数在安卓设备上高效运行,支持离线处理敏感文档,保护用户隐私。
腾讯混元3D 2.0是一个革命性的3D生成系统,能够从单张图片生成高质量的带纹理3D模型。该系统包含形状生成模块Hunyuan3D-DiT和纹理合成模块Hunyuan3D-Paint,采用创新的重要性采样和多视角一致性技术,在多项评估指标上超越现有技术,并提供用户友好的制作平台。作为开源项目,它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推动3D技术的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