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 Klarna Group plc,作为"先买后付"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今日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 (IPO) 的申请文件。
据彭博社消息人士透露,这家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公司计划融资至少 10 亿美元。据信 Klarna 希望在此次发行中实现超过 150 亿美元的市值。这一数字是该公司 2022 年估值的两倍以上,但远低于其一年前达到的 460 亿美元估值。
Klarna 的"先买后付"服务允许消费者将购物款项分成多个月支付。对于在四期内完成的交易,公司不收取利息。对于大额交易,Klarna 提供最多可分 36 期支付的选项。
该公司的服务可通过许多电商网站结账页面的按钮访问。此外,Klarna 还提供一款应用程序,消费者可以用它在实体店进行购物。该移动客户端还提供返现功能、价格比较工具和支付管理仪表板。
零售商之所以将 Klarna 整合到其在线商店中,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提升销售额。据该公司称,在某些情况下,将其服务添加到电商网站可使平均购买金额增加 23%。Klarna 还承诺改善其他财务指标,如客户重复购买的频率。
在今天的 IPO 申请文件中,该公司披露已有超过 67.5 万商家采用了其服务。这些公司通过 Klarna 为 9300 万客户处理支付。该平台去年处理的交易总额 (GMV) 达到了 1050 亿美元。
Klarna 2024 年的收入增长了 24%,达到 28.1 亿美元。公司也重返盈利:在上一年亏损 2.44 亿美元后,今年实现净利润 2100 万美元。此前,该公司在 2005 年至 2018 年期间一直保持盈利。
IPO 申请的时机可能与 Klarna 过去几个月签署的三项重要合作关系有关。这些合作关系对推动收入增长的潜力可能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此次发行的兴趣。
上个月,Klarna 与摩根大通合作,向约 90 万家企业提供其"先买后付"服务。此前,该公司成为 Apple 的转售商,并推出了提供苹果产品的电商店面。Klarna 还与 Google 合作,在 Google Pay 中提供"先买后付"功能。
公司在 IPO 申请文件中披露,正在就两项额外的合作关系进行讨论。第一项是与一家美国银行的拟议合作,这将使更多消费者能够使用 Klarna 的服务。此外,该公司正在与一家支付网络运营商商谈在多个市场推出支付卡的事宜。
Klarna 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KLAR"。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思科正在向全球合作伙伴传递一个明确信号:未来五年,合作伙伴的主要增长都将来自AI相关场景,唯有“AI就绪”的基础设施,才能支撑面向未来的工作方式,让企业在智能时代保持韧性与活力。
Feedzai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AI模型理解散点图的能力,创建了包含18,000张图表的大规模数据集。测试十个先进AI模型发现,在简单计数任务中部分模型准确率超90%,但精确定位任务表现不佳,准确率多在50%以下。研究还发现图表设计对AI性能有轻微影响,为AI辅助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亚马逊向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发出停止令,要求其停止允许用户创建和使用购物代理在亚马逊网站购买商品。争议核心在于控制权:亚马逊希望保持对用户购物体验的控制,而Perplexity认为AI代理只是技术进步的自然延伸。分歧在于透明度——Perplexity的代理使用用户凭据登录而不标识自己为AI代理。这被视为自主AI代理在商务领域的首次重大法律测试,将影响AI驱动网络的未来基础。
KAIST研究团队开发出MG-Select系统,首次让视觉语言机器人具备"货比三家"的决策能力。该系统通过生成多个行动候选方案并利用内部评估机制选择最优解,无需额外外部验证系统。在真实世界测试中,机器人精确操作成功率提升28%-35%,某些任务改进达168%,为机器人在医疗、制造等高精度应用领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