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2024年全面朝向终端设备进发,与此同时,显示技术的不断迭代,则是让这些终端设备变得更智能的同时,拥有更丰富、多变的外观形态和功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在MWC 2024活动现场,可以看到显示屏依然是终端设备打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搭载透明显示、裸眼3D屏幕的产品在展会期间十分吸睛,而折叠屏的应用在今年的展会上也变得更加广泛。这些产品的推出都绕不开一项核心技术——OLED。
而作为OLED技术和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UDC)也相信,2024年将是IT领域更广泛采用OLED技术的关键一年,同时,可折叠、可柔,且各式形态的电子设备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柔性屏走入日常,终端设备迎来外形革命
当前,我们正在见证一场酝酿了数十年的 OLED 外形革命。UDC业务发展副总裁Mike Hack博士表示,自1994 年成立以来,UDC便一直憧憬着这样一个未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可折叠性、柔性和适配性能够让显示器件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今,这份憧憬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可折叠手机能够在平时以小尺寸设备的形态运行,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展开供用户使用更大的屏幕,增强功能性的同时,维持了很好的便携性,让娱乐和工作更加便利。
Mike Hack介绍,OLED 技术与电子设备的外形及尺寸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柔性 OLED 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 UDC 的磷光 OLED 材料和技术持续为显示设备带来更低的功耗和更薄的器件外形,一些更吸引当下消费者的外形设计逐渐成为了产品设计师们的开发重点。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很轻薄,可以在玻璃、金属箔或塑胶上制造。由于 OLED 本质是有机薄膜层,具有强适应性、可折叠性和可卷曲性等特性,还拥有惊艳的视觉效果和性能。
虽然有机发光二极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柔性,但仍需通过重新设计保护层,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柔、可折叠。近年来,材料科学获得令人瞩目的进步,应用于屏幕的保护层更具韧性,让新的外形设计创想变为可能。
采用 UDC 磷光 OLED 材料和技术的显示屏,集合了低功耗、快速响应和几乎无限的固有对比度等诸多优势。搭载相关技术的产品和器件正不断被终端设备厂商采纳并应用到各类新兴领域。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的OLED应用周期将于今年正式拉开帷幕。在MWC 2024的现场,除了搭载柔性OLED屏幕的可折叠智能手机外,采用同类技术的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也纷纷登场。
搭载柔性OLED屏幕的笔记本电脑,能够将本来就可以触控的屏幕延伸到键盘上方,实现更多个性化功能;平板电脑采用柔性OLED屏幕,就能在两种屏幕尺寸之间自如变换。
Mike Hack认为,随着 OLED技术及相关器件进一步扩展到 IT 产品,它也将为这些产品带来更多新契机,其中就包括柔性、可扩展、可折叠和可卷曲设备的推出。
可折叠手机在早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保护层的材料科学应用,而当前大型柔性显示屏的研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通常来说,设备所需的折叠曲率半径越小,它的制造过程就越具有挑战性,如何根据所需的折叠曲率半径来设计设备,也是一大难题。
Mike Hack还指出,虽然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折叠和延展方面本身具有出色的性能,仍需要对其他组件不断做出改进,才能确保它们拥有长久的延展性。一个OLED 模组里包含了与 OLED 叠层集成在一起的其他层。这些其他层包括触控面板和显示屏背板。若要使设备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柔性或可卷曲性,那每个OLED 模块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柔性或可卷曲性。
Mike Hack表示,材料科学在当下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可卷曲显示器到可折叠笔记本电脑,再到可延展的电视机,终端设备的产品形态越来越多元,柔性屏设备的未来不可限量。
磷光OLED材料,开启屏幕形态的新篇章
在柔性屏之外,UDC 团队在透明OLED(TOLED)领域也拥有丰富的经验。在今年的MWC现场,一台搭载透明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体验。虽然并不是一款OLED产品,但这款笔记本电脑向与会者展示了透明显示屏应用的无数可能性之一。实际上,透明OLED目前已经在一些地铁车厢、交通站点和零售场景中被应用。
在一些情况下,透明OLED屏幕能够让设备两侧的使用者都能即时看到屏幕内容。Mike Hack介绍,OLED 叠层中,所有有机层基本上都是透明的,这意味着如果使用透明触点,就能制造出透明器件。
事实上,大约20年前,UDC便与一群大学研究人员一起,利用 UDC 的材料和技术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块高分辨率、采用有源矩阵驱动的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
透明 OLED 使用与其他OLED技术相同的发光材料,利用UDC的磷光 OLED 材料和技术同样可以实现高能效。
与传统 OLED 设备相比,透明 OLED 需要略为复杂的设备结构。虽然可以通过使用透明触点使 OLED 透明,但透明 OLED器件本身和OLED材料周围的区域也必须透明,这样才能做到让整个显示屏呈现出透明效果。
除了更出色的显示效果、更多元的产品形态,面对人工智能、5G 和物联网应用需求的持续增加,如何解决新型技术带来的能耗问题也成为终端设备厂商必须面对的挑战。高能效的磷光 OLED(PHOLED)材料和技术,将成为助力当今和未来设备具备更多应用的关键所在。
Mike Hack介绍,高效的磷光OLED材料和技术不仅可以降低设备的整体功耗和碳足迹,还能帮助设备拥有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更小的电池体积、更轻薄的设备外形、更高的屏幕亮度、更低的工作温度以及其他的一些功能。
自2015年以来,得益于UDC不断改进的磷光OLED技术,智能手机的OLED显示屏在功耗上实现了约64%的降低。Mike Hack表示:“随着我们即将推出的蓝色磷光OLED材料落地,预计将能为智能手机的能耗进一步提供约25%的功耗下降。我们相信,红、绿、蓝三色完整的磷光材料组合的推出,更将重新定义显示技术领域的竞争格局,为各种尺寸的显示设备带来广泛的商业机会。”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愈发强大和复杂,节能也就成为待攻破的关键课题。磷光 OLED 通过提供关键的能效补偿,已经为 5G 的扩展提供了有效支持,使设备制造商能够在增加 5G 功能的同时,提高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又或是允许设备保持轻薄的外形。
Mike Hack表示,磷光 OLED 材料和技术带来的节能效果将帮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和 5G 在终端设备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磷光 OLED 材料和技术也将进一步助推 OLED技术在车载显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电脑显示器等其他应用领域的扩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提出DITING网络小说翻译评估框架,首次系统评估大型语言模型在网络小说翻译方面的表现。该研究构建了六维评估体系和AgentEval多智能体评估方法,发现中国训练的模型在文化理解方面具有优势,DeepSeek-V3表现最佳。研究揭示了AI翻译在文化适应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挑战,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参数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的Dr.LLM技术,通过为大型语言模型配备智能路由器,让AI能根据问题复杂度动态选择计算路径。该系统仅用4000个训练样本和极少参数,就实现了准确率提升3.4%同时节省计算资源的突破,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且具有强泛化能力,为AI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