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软于今年6月首次推出基于Arm架构的Copilot Plus笔记本电脑以来,我就一直好奇Copilot Plus上的各项功能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在台式机这边。六个月之后,我们明显看到其即将发布的迷你电脑将通过Windows 11中的Recall、Click To Do及Ai驱动的图像生成与编辑等功能实现这个目标。在强有力的AI工具支持之下,这款迷你PC甚至有望让微软能够与苹果的最新款Mac Mini一争高下。
华硕已经成为第一家在去年9月宣布支持Copilot Plus的迷你电脑PC制造商。上个月,也就是CES大会召开的一周之前,华硕宣布了即将推出的NUC 14 Pro AI的全部规格。华硕的迷你电脑下面甚至设有一个Copilot按钮,而且尺寸几乎与苹果的最新款Mac Mini完全相同。
华硕发布规格之时,恰逢台湾厂商Geekom宣布在CES上展出三款新型迷你电脑。Geekom发布了一款搭载AMD Strix Point CPU的迷你电脑,外加一款搭载高通骁龙X Elite处理器的迷你机型,这两款产品都将兼容Copilot Plus。第三款机型搭载的则是英特尔尚未发布的Arrow Lake-H笔记本处理器,但该处理器恐怕不足以提供支持Copilot Plus所需要的NPU。
长久以来,CES一直是微软发布新款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设备的最佳舞台,去年微软方面就在着力说服各家OEM合作伙伴在笔记本电脑键盘上添加Copilot键。如果没有微软的游说,华硕绝不会在自己的迷你电脑正面添加Copilot按钮。所以接下来最让人好奇的,就是这个按钮到底会出现在多少家PC制造合作伙伴的产品当中。
Geekom提到其迷你PC中安装有高通芯片,意味着我们首次看到高通的最新款芯片涉足笔记本电脑以外的领域。高通原本计划于6月连同Copilot Plus笔记本电脑一同发布其迷你PC骁龙开发套件,但由于设备制造出现问题,其几个月后又取消了这项计划。
我个人更加期待的,自然是何时才能在功能更为强大的传统台式机上迎来Copilot Plus功能。英特尔最新的酷睿Ultra台式机CPU已经于10月上市且内置NPU,但其性能仍不足以达到微软在Copilot Plus功能下规定的40 TOPS要求。因此我们还得等待英特尔和AMD的下一代台式机CPU上市,才能确定这些芯片制造商是否会将引入更加强劲的NPU作为设计优先事项。在此之前,使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的迷你电脑和一体机将成为在桌面系统上体验Copilot Plus功能的唯一途径。
虽然Copilot Plus的功能仍仅限Windows PC使用,但相信Copilot助手仍将在更多设备上持续发光发热。根据多位知悉微软内情的消息人士所言,该公司正在积极将Copilot推向PC、手机和平板设备以外的多种平台。
Windows部门CEO Pavan Davuluri在去年10月的采访中就坦言,现代AI模型的强大功能“将释放硬件创新潜力,并催生出更多专用的硬件平台。”
Davuluri并没有具体解释微软的专用AI硬件会是什么样子。但在短短几周后,微软执行副总裁兼消费者首席营销官Yusuf Mehdi在采访中就给出额外的暗示。
Mehdi在去年10月底指出:“这些能够观察世界的设备可以佩戴在身上,我认为将它们与AI结合起来将迸发出巨大的价值。它可以实现图像识别,可以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我觉得这样的体验绝对会令人着迷。”
在采访后段,Mehdi还将可穿戴健康相关设备列为令人兴奋的“重大未来机遇”。微软上个月证实,公司AI部门CEO Mustafa Suleyman已经聘请多位前同事来协助运营新的AI健康部门。虽然很难想象微软在2016年放弃Microsoft Band之后,会愿意再度亲自进军健康类可穿戴设备市场,但我敢肯定软件巨头至少愿意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并为此类设备提供AI健康服务支持。
无论如何,微软在2025年绝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将继续雄心勃勃地将Copilot部署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每一块屏幕、每一种计算平台之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主打"极速定制"的Arch衍生发行版CachyOS在DistroWatch人气排行榜上跃居第一位,超越了长期霸榜的Linux Mint和MX Linux。该发行版提供罕见的UKUI桌面环境,并针对高性能进行了优化。最新测试显示,CachyOS在Dell XPS 13上表现出色,三种桌面环境运行流畅,响应速度极快。在Steam调查中,CachyOS占据4.21%的用户份额,紧随Ubuntu 24.04之后,其高性能优化在Linux游戏市场中颇受欢迎。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谷歌发布Pixel 10系列AI手机,抢在苹果iPhone 17之前推出。新设备搭载Tensor G5处理器,配备Visual Overlays相机功能、主动式Magic Cue助手、Camera Coach拍照指导、实时语音翻译等AI功能。Gemini Live新增音调检测,可根据用户情绪调整回应。设备还支持C2PA标准识别AI修图,Voice Translate实现实时通话翻译。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