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围绕AI PC的讨论不绝于耳,生成式AI已成为各大PC厂商的必争之地,而PC作为一线生产力工具,也为生成式AI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IDC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27年,每10台出货的PC产品中,就有6台会是AI PC,市场对AI PC抱有着巨大的热忱。
4月16日,AMD公布全新处理器产品,为AI PC提供全方位支持。作为业界率先在X86处理器内整合了人工智能引擎(NPU)的公司,AMD这次推出的锐龙PRO 8040系列移动处理器能够提供相当出色的性能表现,同时可以降低功耗,保障续航时间,很好地满足移动中的商务用户需求;面向商用台式机产品,AMD也推出了一款由AI驱动的产品——锐龙 PRO 8000系列处理器。
锐龙PRO 8040/8000系列处理器基于目前最先进的4nm制造工艺、Zen 4 CPU架构、RDNA3 GPU架构、XDNA NPU架构的强大组合,并加入AMD PRO技术组合,为商用客户提供更好的的安全性与可管理性,同时还可支持目前最快的Wi-Fi 7和蓝牙5.4无线连接标准。
在商用PC领域,AI PC将从协作能力、能效表现、生产力的提升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全面提升效率,为未来做好准备。
软件生态方面,AMD也在持续不断地扩大支持范围。不久前,在中国举行的AMD AI PC创新峰会上,AMD也曾表示,预计到2024年底,将看到AMD与超过150个ISV实现基于AI驱动的合作,其中包括Adobe、微软、ZOOM等国际合作伙伴,也包括中国本地的ISV合作伙伴如有道、腾讯、游戏加加等,在AI时代,用户将获得差异化的使用体验。
锐龙PRO 8040系列提供八款不同型号,包括高性能的35-54W 8045HS、20-28W 8040HS、低功耗的15-28W 8040U。锐龙9/7 PRO系列具有8核心16线程、24MB缓存,包括锐龙9 PRO 8945HS、锐龙7 PRO 8845HS/8840HS/8840U,其中最高的加速频率可以达到惊人的5.2GHz。锐龙5系列采用6核心12线程、22MB缓存,包括锐龙5 PRO 8645HS/8640HS/8640U/8540U,其中最高的加速频率高达5.0GHz。入门级的锐龙5 PRO 8540U虽然没有NPU AI引擎,但凭借强大的CPU和GPU,依然具有很好的性能表现。
面向台式机的锐龙PRO 8000系列也分为八款型号,包括高性能的45-65W 8000G系列、低功耗的35W 8000GE两个子系列。
锐龙7 PRO系列采用8核心16线程、24MB缓存,频率最高可达5.1GHz,包括锐龙7 PRO 8700G/8700GE。锐龙5系列为6核心12线程、22MB缓存,频率最高都能跑到5.0GHz,包括锐龙5 PRO 8600G/8500G/8600GE/8500GE。锐龙3系列为4核心8线程、12MB缓存,最高加速频率均可达4.9GHz,包括锐龙3 PRO 8300G/8300GE。
其实对于AMD来说,AI PC并不是一个未来的概念。AMD全球商用产品市场经理Ronak Shah表示,目前AMD已经向市场上出货了数百万台AI PC。
为了将面向生成式AI的计算拉到新的高度,Ryzen AI将确保设备能够在本地实现强大的生成式AI功能。Ronak介绍,Ryzen AI由CPU、GPU和NPU三个要素组成,CPU用来处理对响应速度要求比较高的任务;GPU重点处理AI工作流;NPU用来处理传统PC使用过程中难以完成的、更重的AI负载。
Ryzen AI将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在PC上可以实现的强大AI功能组合。
在平台技术方面,通过与高通的合作,AMD携手联想带来全球第一批Wi-Fi 7商用PC——ThinkPad T14。它搭载了锐龙PRO 8040系列处理器,Wi-Fi速度加快60%、延迟降低50%、能效提升50%,蓝牙覆盖范围也扩大至2倍,用户佩戴蓝牙耳机等设备离开电脑更远也能保持稳定连接。
同样通过与联发科的合作,AMD也助力惠普打造了全球首批Wi-Fi 7商用PC,包括Elite 805 G9迷你机、EliteBook 845 G11笔记本、ZBook Firefly G11 A笔记本等。不仅有3倍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升、4倍的容量提升,单用户、多用户延迟分别改善了80%、25%,并且经过了超过9万多项稳定性测试,确保可靠性。
AMD锐龙PRO 8040/8000系列处理器的问世,标志着商用PC性能的又一次飞跃。凭借Zen 4 CPU和RDNA 3 GPU的强大架构,在性能基准上实现全面超越;Ryzen AI引擎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AMD PRO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的行业领先地位;同时,Wi-Fi 7和蓝牙5.4的加入,让用户体验到最前沿的连接技术;AMD与众多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将使从硬件到软件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更好地满足广泛的用户需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博通宣布对VMware Cloud Foundation平台进行重大升级,将私有AI服务集成到核心订阅中,并为vSAN存储虚拟化软件添加云原生对象存储支持。此举旨在满足企业对简化基础设施、高效AI采用和网络安全的需求。升级包括与英伟达合作的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服务、支持AMD GPU、Amazon S3兼容对象存储、与Canonical合作的Ubuntu容器镜像,以及新的四阶段自动化安全流程。博通还推出了面向高监管行业的VCF网络合规高级服务。
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团队完成了语音分离技术的全面调研,系统梳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研究揭示了"鸡尾酒会问题"的核心挑战,分析了各种学习范式和网络架构的优劣,并通过统一实验框架提供了公平的性能基准。调研涵盖了实时处理、轻量化设计、多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语音分离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Google正式发布Gemini 2.5 Flash Image模型,该模型此前在测试版中被称为nanobanana。新模型为企业创意项目提供更多选择,能够快速修改图像外观并提供比以往模型更强的控制能力。该模型在保持人物相似度和编辑一致性方面表现出色,支持多轮编辑、照片融合等功能,并已集成到Gemini应用中供付费和免费用户使用。
浙江大学和腾讯微信视觉团队发现AI图片生成训练中"时机胜过强度"的重要规律,开发出TempFlow-GRPO新方法。通过轨迹分支技术精确评估中间步骤,结合噪声感知权重调整优化不同阶段的学习强度,将训练效率提升三倍,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准确率从63%提升至97%,为AI训练方法论带来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