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翻阅新闻网站或其他在线信息源的人来说,分别访问各个网站或者用邮箱接收通讯和公告当然很好,检查社交媒体和新闻聚合平台上推荐的资讯也不错,但更有效率的办法,那就是用RSS阅读器。
RSS阅读器允许我们在单一应用内收集特定来源的文章更新,从而轻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避免被淹没在众多条目之内。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法确定RSS到底是“真正简单汇总”、“丰富站点摘要”还是其他什么词组的缩写了,不过作为1999年首次诞生的实用工具,如今很多人早已习惯了它的帮助和提醒。
最近二十年来,这类软件的人气可谓起起落落,杀伐果决的谷歌就曾在2013年亲手砍掉自家RSS阅读器,但这么多年来,RSS的身影从未真正消失。不少网站仍在维护RSS源,也仍有大量RSS应用随时恭候用户群体的查询。
我自己也用过不少RSS阅读器,下面列出的就是我个人觉得体验最好的五款。它们要么提供Web版本,要么拥有面向各类主流系统平台的应用:macOS、iOS、Windows和Android。而且除了一个特例,其他四种都提供免费版本。
Feedly
如今我们说起RSS应用,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Feedly。Feedly诞生于2008年,并在Google Reader被废掉之后迅速成为最知名的RSS应用之一。
用户界面
Feedly设置难度很低,从头开始调整更是轻松便捷。我输入The Verge,它会立即显示出各种相关来源。我在选择了常规来源之后,系统会提示创建专门的文件夹(建议命名为“科技”),之后你还可以添加常用的其他来源(比如TechCrunch和Ars Technica等等)。
来源添加完毕之后,单击左栏中的名称即可轻松阅读里面的内容。它还允许你对条目做出标记,例如以后阅读、标记为已读或者隐藏;选择“Today”即可查看所有来源的最新条目。
免费版本有哪些功能?
Feedly免费版允许最多关注100个来源,并将其分别存储在最多三个文件夹内。你还可以创建版块,在其中保存自己最喜爱的文章分区,以便后续回顾或者与他人分享。比如特定于项目研究的版块等;这里还提供远超基本来源的更多格式调整功能。
Feedly还可以接入其他应用。例如,你更想使用Reeder等macOS/iOS应用作为阅读工具,就能先通过Feedly组织内容源,再通过Reeder进行阅读。
这款阅读器还支持OPML文件的导入和导出。你也可以将其中的文章通过Dropbox或IFTTT进行备份。
付费版有什么额外功能?
专业版(每年72美元)可容纳最多1000个RSS来源,支持将内容保存至Evernote和OneNote等其他应用,共享到LinkedIn等多个网站,同时隐藏赞助商广告。如果每年花费144美元,那么专业增强版将为你带来Feedly的AI功能,这项功能将根据用户提示词和过往使用习惯来找到你可能需要的内容,来源数量也将增加到2500个。
Inoreader
如果按用户评论数量来算,Inoreader应该是仅次于Feedly的第二大人气RSS阅读器。我之前虽然没用过,但这次体验下来感受不错:它简洁、好上手的界面和广泛的免费功能在RSS领域确实颇具竞争力。
用户界面
Inoreader提供一套便捷的仪表板,你可以高亮选择各种小部件来标记特定文章类别,包括新发布或者最近评论过的文章、当前趋势、非活动提要以及个人统计数据等其他选项。
界面侧方列出了多个类别:被标记为稍后阅读的文章;一个包含稍后阅读、星标及最近阅读文章的资料库;还有付费才能使用的团队功能。接下来的就是订阅的内容,你可以一次性查看所有内容、特定内容或浏览文件夹。
免费版本有哪些功能?
Inoreader的免费版允许用户订阅150条来源,在数量上要远超大多数竞争对手。除了个性化仪表板和文件夹创建功能之外,你还可以自动高亮显示关键字(更容易找到相关段落)、使用播客播放器朗读,或者将内容保存到Pocket、Evernote、OneNote、Google Drive和Dropbox等处。
你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视图来查看内容,比如表、列、信息卡等。我们可以查找特定日期范围内的文章:一天前、两天、一周等。Inoreader甚至支持向条目添加注释。
Inoreader提供面向Chrome、Firefox和Edge浏览器的扩展,也支持Android和iOS应用。而且与Feedly一样,你可以将它与其他阅读应用配合使用,包括Reeder、FeedMe和Reabble等。
付费版有什么额外功能?
支持用户可获得最多500条提要,而且无广告。Pro版本提供无限来源和更多其他功能,例如创建规则与过滤器、翻译内容、与IFTTT和Zapier相集成以及全局搜索等等。另外,Pro版本还提供14天免费试用。
Feeder
虽然这里介绍的大多数应用都强调在简洁与功能全面之间求取平衡,但Feeder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设计路线:它既可以作为一种基本RSS阅读器,也可以作为专业阅读工具。如果你刚刚接触RSS,Feeder提供多种类别选项供你选择,从而大大降低了操作复杂度。但如果需要关注大量来源,Feeder也为付费用户提供专门的仪表板,其中包含大量列表供你浏览。
用户界面
Feeder的界面组织结构不错,只是稍显拥挤。单击“Add feed”添加订阅源即可创建一个级别,例如科技、游戏、新闻和娱乐等;再单击其中一个类别,即可看到一组热门来源供你选择。
你可以在资料库中组织自己的订阅源,在这里,你可以移动来源、查看收藏(这是一种根据关键词加其他条件组织帖子的方法;比如我就创建一个名为“Vision Pro”的收藏夹)。最后,你还可以将订阅源导出为OPML文件,或者将OPML/XLS文件导入Feeder。
免费版本有哪些功能?
免费版支持最多200条来源,每30分钟更新一次,而且没有广告。你还可以关注多个社交媒体网站、求职板和邮件订阅电子报(这对免费RSS工具来说并不常见)。Feeder会为你提供唯一的电子邮件地址,你可以用它来订阅各种电子报,避免重复的内容被投放到日常使用的收件箱里面。这样的体验不仅比输入实际邮箱更方便,安全性也更高。
付费版有什么额外功能?
Plus版本可支持2500条来源、每五分钟更新一次、更多信息源(例如政府数据库等信源)、电子邮件订阅以及创建规则和过滤器的功能。如前所述,你还可以创建仪表板,通过多个列表同时查看大量信源。此外Feeder还提供Professional专业版,支持无限条订阅源、创建公共仪表板,还能生成属于你自己的RSS摘要。
NewsBlur
NewsBlur属于那种有点粗糙的典型开源应用,更适合那些清楚如何使用RSS阅读器、而且不介意花点时间做精细调整的用户。
用户界面
NewsBlur就没有固定的界面,或者说你想要什么样的界面,就可以在这里定制出怎样的界面。它提供四种不同的视图供你选择:普通视图;原始内容视图,保留文章的初始样式;故事视图,展示该列表中的所有文章;文本视图,仅保留文本内容。你可以将信息显示设置为单列、双列或三列,也可以通过列表或网格等形式查看内容。
免费版本有哪些功能?
作为一款开源应用,它的免费版本在功能方面相当慷慨。你可以查看未读、已读或者所有内容。用户可以将各种特征(例如作者)标绿或标红,借此训练应用学习你的偏好。你还可以查看统计信息,例如内容的更新频率以及该来源的归档中共有多少内容。简而言之,NewsBlur提供很多有趣的功能,一旦遇到搞不定的问题,也可以随时向用户论坛求助。
付费版有什么额外功能?
每年支付36美元,你就能获得更频繁的更新、站点与文件夹搜索功能、将文章保存为可搜索标签的功能以及其他多种丰富选项。
Feedbin
在这五大RSS阅读器中,Feedbin是唯一没有提供免费版本的,但它提供30天的试用期,而且它的简洁易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用户界面
在第一次启动Feedbin时,我觉得有点难以下手——跟其他阅读器不同,它不提供可选类别,也没有视图或AI功能,更不存在什么特殊选项。只有左侧一个列,用于添加来源,也支持上传OPML文件。特定来源下的文章被列在旁边的栏中,用户可以单击相应文章进行阅读。你可以简单浏览文章的前几行,也可以单击来显示全文。
收费标准也很简单:如果想在30天的试用期之后继续使用,那么每月支付5美元即可,包年价格则是50美元。付费之后也不会有什么额外功能,一切都跟试用版一模一样,所见即所得。
Feedbin有何亮点?
虽然设计非常简单,但该有的功能Feedbin也是一样不落。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来源列表进行排序,也可以要求它始终显示完整内容(而不只是原文的前几行)。跟Feeder一样,Feedbin也提供专用的电子邮件地址,用来订阅新闻邮件,并在阅读器中查看这些邮件内容。你可以选择查看所有文章、只看未读文章、只看标星文章或者最近阅读的文章。虽然不提供文件夹选项,但你可以通过标记的方式对各种来源进行整理。
你可以分享特定文章,用星标将其标记为收藏,甚至更改字体以改善内容的可读性。它提供的存储空间可为每条订阅源保存400篇最新文章,还可为每条提要保留最多400个未读条目。
简而言之,虽然Feedbin不像其他几种阅读器那样提供免费版本,但确实既实用又相当简洁。
还有哪些其他选项?
这里列出的只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用的RSS阅读器,市面上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阅读器选项。比如Reeder就拥有热情的用户群体,还能跟Feeder和Feedbin等应用兼容同步,但它只面向苹果生态的系统,macOS版本售价为9.99美元,iOS版本则为4.99美元。Flipboard也是一款相当便捷的老牌移动端阅读器,口碑一直不错,顾名思义,它允许你浏览各种文章,而且同时兼容iOS和Android设备。
无论你最终选择了哪一款RSS阅读器,我都建议你在决定之前能多试几款。相信它们将帮助你随时了解自己关注的新闻来源,并从此告别混合的推广邮件和抖音上那些真假难辨的只言片语。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
Anthropic 推出面向高等教育的 Claude for Education 计划,与 OpenAI 的 ChatGPT Edu 计划形成竞争。该计划为学生、教职员工提供 AI 聊天机器人 Claude 的访问权限,并增加了一些新功能。新功能包括"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Anthropic 已与多所大学达成合作,希望通过这一计划扩大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