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正启动一项新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希望自家推出的机器狗产品能够在生命的后半程中继续发挥余热。索尼曾在90年代末推出过广受欢迎的“自主娱乐”型机器狗,并于五年前发售了次世代重制型号ERS-1000 Aibo。如今,索尼日本就此推出“Aibo寄养计划”,帮助那些已经停止订阅Aibo Cloud Plan的用户将ERS-1000捐赠给其他需要这款设备的机构。
根据索尼的公告,索尼将测试并修复这批ERS-1000捐赠设备,而后将其移交给医疗机构、疗养院和其他能够从Aibo等情感支持机器人中获益的组织。索尼还表示,这项计划将向Aibo的“认养者”收取一笔数字不明的服务费用,其中部分捐款将用于维护和修复更多Aibo设备。
Aibo当初在设计上并不属于专门的情感支持产品,但我们可以理解索尼为何选择了这种善后处理方式。ERS-1000能够对语音和触摸做出反应(搭载有识别抚摸的传感器),甚至还配备了鼻尖摄像头来帮助它识别家庭成员。
因此对于无法与真实的狗展开互动的人来说,Aibo至少也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慰藉。另外,日本总体上比较接纳情感支持类机器人(软银的Pepper机器人和Paro的治疗型海豹就是证明),所以此举应该能够在帮助Aibo设备发挥余热的同时,减少潜在的废弃电子垃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巴巴集团正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以推动AI驱动增长。该公司云计算部门本周在马来西亚启用第三个数据中心,并计划10月在菲律宾开设第二个数据中心。阿里云还在新加坡设立全球能力中心,帮助超过5000家企业和10万名开发者使用先进AI模型。未来三年内,阿里巴巴将在全球多个地区加速云网络建设,承诺在AI基础设施上投资超过530亿美元。
Unbabel团队开发的TOWER+模型系列实现了翻译专业性与通用AI能力的完美平衡。通过创新的四步训练方法,即使2B参数的小模型也能在翻译质量上匹敌70B大模型,同时具备出色的对话和指令跟随能力。研究还创建了IF-MT基准来评估复杂翻译场景下的综合能力,为AI模型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中,科学家正在探索自然发育的生物大脑与人工神经网络之间的异同。如今,实验室培养的生物类器官大脑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复杂性。科学家使用干细胞培养出梨形大脑类器官,这些类器官甚至能够自主生长出眼睛。研究人员通过探索视觉与智能的关系,以及大脑-眼部缩放关系,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启发。
莫斯科科学家开发出"听众机制"训练方法,解决AI视觉偏好判断中推理不一致问题。通过让两个AI模型相互"对话"验证推理过程,新方法在ImageReward基准上达到67.4%准确率,并在现代图像数据集上显著提升泛化能力,为开发更可靠可解释的AI系统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