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熟悉的“华为味”发布会回来了。
一场长达3小时的发布,从手机、折叠手机、智能手表、全屋智能再到汽车,包罗万象,堪比“科技春晚”。
乐起,灯亮,第一个主角「华为nova10」初舞台,它带着“10号色”登场了。
新10代,新炫彩。这是一个让易烊千玺点赞,并直呼“质感独特,外形亮眼”的颜色。银色星耀工艺机身搭配金色星耀环,全新“10号色”也一改华为nova系列,往日运用炉火纯青的炫彩风格,换上“曜金黑”、“普罗旺斯”、“绮境森林”,赋以浪漫之名。
华为终端BG首席运营官何刚
改变,是一个信号释放的开始,同时新10代,启程“主角影像”新世代。
华为nova10 Pro在前一代“前置双目立体视觉影像系统”上,再下一城,将「自拍」这件事做到极致,包括集结了业界首发前置6000万全焦段追焦双摄,以及人像特写镜头、前置QPD全像素精准对焦技术等等,华为很吓人的技术。
修炼“前置自拍”
拍照就选nova10系列,硬件够硬,还有人物特写:
基于前置6000万全焦段追焦双摄,其中前置超广角镜头6000万像素,搭载100度超广角,1/2.61英寸大底,支持4K画质;
人像特写镜头,支持2倍光学变焦,最高支持5倍数字变焦,配合前置超广角镜头,实现0.7x~5x超大变焦范围;
同时,前置QPD全像素精准对焦技术,相比普通的PD对焦,QPD全像素精准对焦会调用所有像素参与对焦,实现100%的对焦密度,无需对PD点额外进行亮度补偿,大幅提升对焦综合性能,不惧暗光对焦。
因此,在拍照时,华为nova10 Pro能带来远近虚实皆主角的人像拍摄体验,覆盖不同场景:
多人合影时,可采用0.7x变焦,拓宽视野,将更多人物收录于画面中;
室内人像摄影或街拍时,可采用广角焦段的1x变焦,获取更多人像细节的同时兼顾正常的五官比例;
单人自拍时,可采用经典人像镜头焦段的2x变焦,充分展现面部轮廓,肤质细节,实现接近人眼真实观感的人像效果。
拍摄特写时,譬如眼妆等面部细节,可采用精细入微的5x变焦,惟妙惟肖呈现眼睛、嘴唇、耳环等面部细节特征。
前置足够“吓人”了,后置表现同样惊人。
华为nova10系列后置搭载的5000万超感知影像单元,配备5000万RYYB超感知影像镜头、800万超广角微距镜头和独立景深镜头,实现了像素级画质处理,带来高画质照片。
说完了拍照,那么vlog时代的摄影,nova10系列自然也考虑到了。
打磨“视频拍摄”
拥有一部nova10,就拥有了一个专属视频拍摄团队。
华为nova10系列将跟焦、运镜、调色、收音、剪辑五大视频创作要素集于一身,为用户打造出一个专属且实用的视频拍摄团队。
其中「特写双录」功能可同时调用手机多个镜头进行拍摄,可在一支视频中,既展现整体效果,又同时显现局部细节;
「一键成片」功能则让剪辑更便捷,让用户迅速以拍摄完成的素材制作出符合自己构思的高品质主角好戏。
拍照+视频,属于硬件功能的精细打磨足以深刻,而回归至品牌属性,属于华为的高光时刻也开启。
将“摄影”这件事捍卫到底
华为影像XMAGE,一个全新品牌。
华为终端BG首席运营官何刚表示,“华为影像XMAGE,将是华为移动影像的专属标识,宣告着我们在影像领域的创新与成熟,也将代表我们的持续突破与承诺。”
过去,华为影像的战略投入,主要围绕技术创新、拍摄体验、影像文化三个维度展开。现在,华为影像XMAGE代表的技术创新和拍摄体验创新,主要围绕光学系统、成像技术、图像处理等领域展开。
自2016年nova诞生至今,nova系列凭借前卫的时尚嗅觉与坚定不移的科技创新能力为「nova星人」带来了一部接一部颜值与实力兼备的潮流影像手机产品。
走过六年,全球nova星人已累计突破2亿大关,在“新10代”来临之际,nova系列也将与nova星人共同开启崭新的篇章,而“BE AN ICON”也成为nova星美学新宣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伟达推出基于3nm工艺的GB10超级芯片,搭载于DGX Spark工作站中。该芯片采用联发科设计的CPU和英伟达GPU通过NVLink互连,提供600GB/s双向带宽。配备128GB LPDDR5x内存,功耗仅140瓦,可支持700亿参数模型微调和2000亿参数模型推理。通过ConnectX-7网卡可实现多设备协作,为开发者提供从原型设计到生产部署的完整AI开发平台。
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团队完成了语音分离技术的全面调研,系统梳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研究揭示了"鸡尾酒会问题"的核心挑战,分析了各种学习范式和网络架构的优劣,并通过统一实验框架提供了公平的性能基准。调研涵盖了实时处理、轻量化设计、多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语音分离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微软为Word推出新功能,在用户首次保存前自动将新文档保存到云端。该功能目前面向Microsoft 365内测用户开放,默认启用后会自动将新建文档保存至OneDrive或用户首选云存储位置。系统将使用日期命名文件,替代传统的"文档n"格式。文档保存后,Copilot可访问并分析内容。该功能今年晚些时候将扩展至Excel和PowerPoint。
浙江大学和腾讯微信视觉团队发现AI图片生成训练中"时机胜过强度"的重要规律,开发出TempFlow-GRPO新方法。通过轨迹分支技术精确评估中间步骤,结合噪声感知权重调整优化不同阶段的学习强度,将训练效率提升三倍,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准确率从63%提升至97%,为AI训练方法论带来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