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ging Face最近公布了一套新的紧凑型语言模型——SmolLM,这套模型在性能上超越了微软、Meta以及阿里巴巴千问系列的同类产品。这些新模型能够为个人设备提供先进的AI功能,且不会影响到设备端性能与用户隐私。
SmolLM家族拥有三位成员,参数规模分别为1.35亿、3.6亿及17亿,旨在适配不同水平的计算资源。尽管占用空间不大,但这些模型在常识推理与世界知识基准测试当中均拥有出色表现。
身小力不亏:SmolLM如何挑战AI行业巨头
Hugging Face公司SmolLM项目首席机器学习工程师Loubna Ben Allal强调,这些紧凑模型在针对特定场景时拥有相当出色的实践效果。她解释称:“我们不需要为每项任务分别建立大规模基础模型,正如我们没必要用拆除锤在墙上打眼儿。专为特定任务设计的小模型也能做好很多工作。”
其中体量最小的SmolLM-135M模型尽管在训练阶段使用的token更少,但表现仍然优于Meta的MobileLM-125M。SmolLM-360M号称在性能上超越了所有参数低于5亿的模型,包括Meta及阿里千问系列产品。旗舰级模型SmolLM-1.7B则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击败了微软的Phi-1.5、Meta的MobileLM-1.5B以及千问Qwen2-1.5B。
Hugging Face还将包括数据管理到各训练步骤在内整个开发过程进行了开源,迅速获得业界关注。这种透明度也符合该公司对于开源价值主张以及支持可重复研究的承诺。
秘诀:高质量数据管理推动SmolLM获得成功
这些模型的出色表现,离不开精心策划的训练数据。SmolLM以Cosmo-Corpus为基础,其中包括Cosmopedia v2(合成教书与故事内容)、Python-Edu(教育性Python示例)以及FineWeb-Edu(精选的教育性网络内容)。
Ben Allal在采访时解释道:“通过SmolLM的现实性能,我们证明数据质量是决定模型水平的关键因素。我们开发出的创新方法能够精心策划高质量数据,将网络来源与合成数据相结合,从而建立起性能最佳小模型。”
SmolLM的发布也有望对AI的可及性及用户隐私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模型完全可以在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等个人设备上运行,因此消除了云计算需求,同时缓解了成本与隐私问题。
推动AI大众化:SmolLM对可及性与隐私的影响
Ben Allal还专门强调了SmolLM家族的可及性优势:“这些能够在手机和个人电脑上运行、且性能出色的小模型,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使用AI技术。这些模型能够免费解锁新的可能性,具备完全隐私保障和更低的环境足迹。”
Hugging Face研究团队负责人Leandro von Werra在采访时还特别强调了SmolLM的实际意义。“这些紧凑型模型为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打开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从个性化自动补全功能到解析复杂的用户请求,SmolLM无需昂贵的GPU或者云基础设施即可支撑起自定义AI应用程序。无论是降低AI的访问门槛、还是为每个人提供隐私保护,SmolLM的出现都代表着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
像SmolLM这样强大、高效的小模型,也代表着AI技术迎来了重大转变。通过令高级AI功能更易于访问且符合隐私保护需求,Hugging Face解决了人们对于AI环境影响以及数据隐私等潜在威胁的日益增长的担忧。
随着SmolLM模型家族、数据集以及训练代码的正式亮相,全球AI社区及开发人员现在已经可以探索、改进并构建这种创新的语言模型方法。正如Ben Allal在采访中做出的总结:“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帮助SmolLM更上一层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宣布其最新实验性推理大语言模型在202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达到金牌水平。尽管机器在数学推理、代码生成等认知任务上表现卓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具备真正的智能。机器缺乏知识迁移能力、情感理解、自我意识、内在动机等关键特征。它们无法像人类那样灵活适应新环境,也不具备主观体验和意识。真正的智能需要多方面综合能力,而非仅仅在特定任务上的优异表现。
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希伯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对调训练"实验,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大语言模型认知偏见的真正来源。研究发现,AI模型的32种认知偏见主要源于预训练阶段而非微调阶段,这一发现颠覆了此前的认知,为开发更公正的AI系统指明了新方向。
最新研究显示,通过运用心理学技巧和巧妙措辞,可以有效操控生成式AI突破其原有约束。研究发现,使用权威性、互惠性等7种心理学说服原理,能让AI违规回应的几率从33.3%提升至72%。心理学专业人士在操控AI方面可能具有天然优势。然而这种技术存在双刃剑效应:既能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AI回应,也可能被恶意利用。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们习惯对AI使用心理操控技巧,这种行为模式可能会蔓延到人际交往中。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团队开发了VLV系统,仅用1000美元成本就能达到GPT-4o级别的AI图像描述效果。该系统巧妙组合现有的视觉编码器、扩散模型和语言模型,通过两阶段训练实现高质量图像描述。测试显示VLV在重建质量和人类评价方面与顶级商业模型相当,同时具备出色的空间理解和创意组合能力,为AI技术普及化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