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斯克对Twitter进行一系列神奇操作的同时,一些平台试图推出类似的产品,Substack的Notes功能就是其中之一。现在,Substack特别为Notes开放一种新的关注模式,允许用户既密切关注作者动态,又不用订阅他们发布的所有内容。
根据Substack在官方博客中的介绍,当用户关注作者时,“可以通过Notes feed和他们的个人资料了解他们正在读什么、喜欢什么、发布了什么、订阅了谁。”
作为知名邮件订阅电子报服务平台,Substack允许作者们通过付费订阅来赚钱。但该平台也提供比较传统的社交网络功能,例如类似于推文的Notes。而此次关注按钮的上线,似乎标志着Substack正进一步涉足社交网络领域。
该公司强调,新功能完全免费,旨在帮助作者建立起自己的订阅网络。Substack认为:“关注功能可以帮助作者通过Substack扩大网络受众,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全球数百万最具价值读者们的家园。我们构建此项功能,就是为了帮助最大化(而非取代)订阅的功能,订阅将永远是Substack上最重要的关系类别。”
但新功能上线后,Substack作者们可能得想办法解决新的问题——怎么把关注者和非关注者们,更多的转化成订阅读者。(Substack承诺,未来将通过向关注者们发布“热门帖和其他里程碑”来降低“追加订阅”的门槛。)
就在上周,Substack公司几位联合创始人表示,他们希望除作者之外,能让该平台也成为读者们最喜爱的平台。该公司已经推出一系列功能以鼓励用户们在平台上阅读内容,包括移动应用以及将RSS feed纳入Substack feed等新选项。
随着X(或者说Twitter)的全面萎缩,对于想找个新平台阅读文本、发布碎碎念的朋友们来说,Substack的“关注”按钮也许还真是一项重要功能。现在大家既可以随时关注作者动态,又不用怕自己的电子邮箱被Substack的电子报占满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通过网络科学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内部"认知架构"。研究发现AI模型采用类似鸟类大脑的弱定位架构,模块间通过分布式协作而非专业化分工来处理认知任务。这一发现颠覆了基于功能模块优化的传统思路,指出应充分利用网络级协作来提升AI性能。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腾讯和清华研究团队首次从数学理论角度解释了为什么AI需要外部工具。研究证明纯文本AI存在"隐形枷锁",无法突破预训练的能力边界,而工具集成能打破这种限制,让AI获得全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团队还开发了ASPO算法,解决了训练AI更早使用工具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配备工具的AI在数学问题上全面超越纯文本版本,展现出三种新奇认知模式,为构建更强大的AI系统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