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被埃隆·马斯克收购以来发生的一连串变化,终于让Twitter联合创始人Evan "Ev" Williams打破沉默,与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一道表达了对马斯克运营该平台的失望。
在日前接受彭博社采访时,Williams首次就马斯克接手Twitter一事发表评论,称自己听说收购交易通过后颇感“难过”。
从那之后,Twitter的发展再无法激起他的热情。而今年4月到5月这五周以来,Twitter公司的广告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9%,社交巨头已然身陷财务困境。
乐观者认为,本周刚上任的Twitter新CEO Linda Yaccarino有望吸引广告商们逐步回归。但据《纽约时报》报道,Twitter的广告业务人员认为,社交平台的政策转变已经令争议性(例如色情和仇恨言论)和不健康的内容持续泛滥,如此种种令广告主望而却步。从现状来看,不少顶级广告商不愿冒着品牌受损的风险,重新在马斯克治下的Twitter上投放广告。
Williams在采访中指出:“我觉得他(马斯克)还没找到正确的方向”,同时警告称因为“现在Twitter品牌已经与马斯克深度绑定”,所以其业务恢复恐怕会“更加困难”。
Williams指出,当初雅虎和MySpace等一度流行的平台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领导层的决策失误。从目前的情况看,Twitter似乎也在走雅虎的老路。在他看来,虽然雅虎仍未倒下,而且也有过自己的“蓬勃发展期”,但影响力已经无法与巅峰时期相提并论。马斯克治下的Twitter,已经显现出了相似的颓势。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几个月前Twitter另一位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曾经发推表示,他认为马斯克不是Twitter的理想领导者。当一位用户称,马斯克收购Twitter“彻底以失败告终,这让我非常难过”时,Dorsey还明确表达了肯定和理解。
Williams和Dorsey曾经是最看好马斯克接掌Twitter权柄的支持者。另一位联合创始人Biz Stone早在去年12月就曾发布一条言辞模糊的推文,率先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虽然这条推文没有提及马斯克的名字,但却说“他不是个严肃的人,他的肆意妄为给很多真实存在的人们带来了严重后果。Twitter可是一项开放的全球服务。”
Twitter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Noah Glass倒是很少谈论Twitter,似乎也是唯一拒绝就马斯克接手发表意见的当事者。
Williams与Twitter间的奇妙缘分
Williams如今创建的The Circuit还吸引到Twitter前产品副总裁Jason Goldman的加入。Goldman在采访中表示,Twitter的创始领导团队曾经多次打算“放弃产品”,好在最终Twitter还是挺了过来。Williams也承认Twitter颇具弹性,有种“不屈不挠”的气质。
但Williams还是认为,如果马斯克无法改进产品、或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和更具创新性的功能,那么新兴的替代品将轻松取代Twitter的江湖地位。
Williams感觉自己与Twitter有种“奇怪的缘分”——既关注它的现状,又对它的未来发展无甚所谓。
2022年,他曾表示对马斯克接管Twitter平台感到“兴奋”,但也警告称马斯克应当“尊重那些一直为公司提供指引”的成员,“特别是他们在信任和安全方面的努力”。但马斯克显然没有听从这个建议,粗暴解散了Twitter信任和安全委员会、大幅削减相关团队规模,最终导致信任与安全主管Yoel Roth和Ella Irwin辞职。这似乎也是Williams最近对Twitter抱悲观态度的一大重要原因。
谈到马斯克,Williams表示:“我觉得他很聪明,但毕竟人无完人,他也有做不好的事情。”
而更重要的是,Williams似乎认为社交媒体在当下这个时代中的作用,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至关重要。
Williams指出,在社交媒体的早期发展阶段,“我们觉得最有吸引力的媒体内容肯定来自亲朋好友”。但如今TikTok的大红大紫已经表明,对多数用户来说,“来自朋友们的日常琐碎,根本不如素不相识的超级天才们制作的内容那般精彩”。
“实际上,当下的真实情况让我们开始重新考虑如何在无需发布和接收社交网络内容之下,仍能正常进行线上社交。也许社交媒体的未来,会呈现出社交与媒体相互剥离的趋势。”如果真是这样,那么Williams认为Twitter乃至其他传统社交媒体平台在这样的未来之下将失去核心意义。
在Williams看来,要让马斯克再获成功,Twitter的股东们恐怕必须做好长期承载巨额亏损的准备。
“我不知道马斯克自己怎么看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也许他觉得无所谓,也许他能维持住收支平衡,然后继续放飞自我。全球有上亿人在分享自己的有趣想法和灵感,但现在的计算机算法只向着它认为用户最感兴趣的部分,这其实是种非常糟糕的状态——不过也必须承认,我的看法只是基于过去的经验,而重走旧路没法给出新的方向。”
Williams和Twitter均未就上述言论回应置评请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研究科学家Alexander Wei宣布,公司一个未发布的实验模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解决了六道题目中的五道,获得42分中的35分,达到金牌水平。该模型展现出类似人类数学家的推理能力,能够构建复杂严密的论证。这标志着AI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的重要突破,不过该技术预计数月内不会公开发布。
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萨里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AI系统,能够仅通过简单的手绘素描就在复杂照片中精确识别关键点。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器学习需要大量同类数据的限制,实现了真正的跨模态学习。系统在动物关键点识别任务中达到了39%的准确率,超越现有方法约5个百分点,并且在真实手绘素描测试中表现稳定。该技术有望在生物学研究、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找到广泛应用。
本文探讨了判断AI是否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和人工超级智能(ASI)水平所需的问题数量。目前缺乏确定的测试方法来评估是否达到顶级AI水平。基于图灵测试的分析,作者提出仅通过少量问题难以全面评估智能水平。参考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标引(LCSH)的40万个主题领域,如果每个领域提出1万个问题,将需要40亿个问题来全面测试AGI。这种大规模测试虽然在逻辑上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巨大挑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DOTRESIZE技术,通过最优传输理论实现AI大模型智能压缩。该方法将相似神经元合并而非删除,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实验显示,压缩20%后模型仍保持98%性能,为AI技术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