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odon已经放低了新用户在平台上创建账户的操作门槛。本周一,该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宣布将引导新用户在Mastodon.Social上创建账户,而不再提示他们从平台上的成千上万个实例中做出艰难的选择。
但请注意,Mastodon仍然为新用户保留了在特定社区上注册账户的能力。如今系统会在注册页面上提供两个选项:“加入Mastodon.Social”或者“选择我自己的服务器”。该服务的旗舰服务器Mastodon.Social是平台上最大的实例,但系统会提醒用户可以随时切换到其他实例。
在此次调整之前,Mastodon账户的创建可不是简单输入邮件地址和密码就能完成的。对于刚刚接触这个新平台的朋友来说,整个过程实在令人望而生畏,特别是Mastodon目前拥有超1.2万个可以加入的实例。我们到底该选择mastodon.world还是mastodon.online?或者说,选择自己更关注的内容,比如birdon.social?很多新用户就是在这一步上决定放弃。
“如果我们只能吸引那些关注去中心化的用户,那我们就难以让去中心化真正成为主流。”
虽然操作流程有所变化,但Mastodon仍向现有用户和服务器运营者们强调了其作为去中心化平台的承诺,保证其不受任何单一实体的控制。Mastodon公司CEO Eugen Rochko表示,这种变更主要是为了帮助“新用户完成注册过程,快速与他人开展互动”。
Rochko在帖子中写道:“我们认为,Mastodon的成功必然基于其自身的出色表现,而不只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取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只能吸引那些关注去中心化的用户,那我们就难以让去中心化真正成为主流。”
除了新的注册体验之外,Mastodon还发布了帖子引用、内容改进以及个人资料搜索和群组等功能升级。Rochko表示,该平台正努力改善其审核工具,并“减少去中心化功能带来的使用摩擦”。
与此同时,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打造的Bluesky也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虽然Bluesky目前还是纯邀请制的社交网络,但如今已经积累下数千名用户,其中包括一些技术行业和政治圈的名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