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NPR和PBS等媒体仍然坚守立场,不再使用Twitter(现在还加入了CBC),但不得不承认,这里仍然是大部分记者发布新闻内容的首选平台。从最近这个星期来看,记者们大多仍然继续在Twitter上发帖,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要说Twitter为什么还有如此的使用粘性,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竞争对手还没达到用户吸引力的临界点。但现在已经是2023年——跟十几年前不同,如今活跃在社交网络领域的人才比那时候多得多、也强得多。
自从马斯克去年接掌Twitter以来,Mastodon、Post、T2和Untitled Meta Social Network等相继涌现。但很遗憾,还没有哪家能够快速俘获大量主流受众的心,多数都跟去年夏天的BeReal一样——迅速蹿红,然后很快消失。
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想听听“叛逃者”们的观点,特别是他们觉得Twitter目前存在哪些软肋。这是个更为深入的角度,它的答案也许能启发我们找到真正取代Twitter的新型社交平台。
并不是每款社交应用都能像BeReal那些充满颠覆性。以Instagarm为例,它最早名叫Burbn,是款功能更全面的社交网络。之后,联合创始人们开始专注于做好应用上的单一体验:用丰富多彩的滤镜发布照片。
鉴于Instagram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我也开始密切关注Artifact——这是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在2018年Meta收购Instagram时决定离职后,重返社交网络市场的新方案。
Artifact是一款新闻阅读应用,也可以简单理解成文字版的TikTok。它会根据用户兴趣推荐新闻提要。在发布的两个月内,我发现Artifact确实把这项功能做得很好。每当打开应用,我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更重要的是,其中不少故事在Techmeme或者Twitter上完全没看到过,有一些还成了Platformer的电子报信息来源。
Systrom一直希望将社交功能集成到Artifact当中;我参与了项目的beta测试,这个版本允许用户发布公共开的新闻链接,跟Twitter上的形式差不多。另外,beta版还向用户开放了私信聊天功能。
但在把Artifact朝着社交方向引导上,Systrom和他的团队转向了新的方向:从本周开始,用户可以在应用上看到的新闻中添加评论。
我意识到,虽然这听起来顺理成章,但却是推动Artifact这个新兴网络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它鼓励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号注册账户,并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发布内容。
Systrom在本周的采访中表示:“相较于发帖子,发条评论的心理压力要小得多。在发推文或者Instagram限时动态时,我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愿意发帖的用户越来越少。这会让人有种在唱独角戏的感觉,所以我想弄清楚如何打造一个能吸引人们积极互动、有效发帖的平台,同时避免他们有种被围观的负面感受。”
Systrom预感到,人们可能更愿意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聚集起来,而不是单纯要依托好友和家人这种现实中的关系。换言之,新的社区应该围绕着主题、而非标准人际关系来打造。
“我觉得总体来讲,大家更关注的是其他人对你感兴趣的话题的看法,而不是非要通过亲朋好友这层关系来关注他们的观点。优质评论的价值就在这里,它能构建起非常有趣的平台游戏,通过思考和评论与其他用户甚至是文章作者互动。它会在每个主题上建立起新的讨论层,我觉得这是个更强大的开始。我不确定这个思路对不对,但不妨拭目以待。”
Artifact的这个灵感来源之一,正是目前大红大紫的TikTok,其中搞笑的评论甚至被视为“点睛之笔”。以往涉及新闻话题的评论要么言之无物、要么充满攻击性,也许这一次能够在AI的支持下大放异彩。
评论有助于Artifact取得突破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有望快速复制Twitter对于记者群体的粘性——吸引关注同一话题并愿意参与讨论的对象。如果记者在别处也能快速找到愿意听他们讲故事、并加入故事讨论的群体,那么放弃Twitter就不再是痴人说梦。
我们再来用Reddit做个类比,这里为用户提供新闻故事的排名、提要,还有人气最高的精彩评论。Artifact也借用了Reddit设置的“karma”系统,也就是给用户分配一个声誉得分。随着人们对评论的投票,这个分数也会随之变化。Artifact希望能像Reddit那样让优质用户获得高优先权,同时借此鼓励人们以文明方式参与娱乐和讨论。
Systrom表示,他们最终希望为评论者提供新的验证功能——也就是当某些内容快速传播之后,新读者永远能看到故事的原作者是谁。
Twitter那边的产品经理们多年来一直在讨论这项功能,但却从来没有实现。于是乎,按主题自动排序提要、面向全体用户提供原作者验证至今仍只是空想。如果Artifact真能起飞,它也许有机会塑造下一代社交信息流的新面貌,而这项功能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Systrom自己也承认,他们公司在此之前还有其他很多功能需要完成。作为普通用户,我感觉Artifact读起来虽然有趣,但在实际意义上还达不到Techmeme那样的重要性高度。虽然我相信最终AI也许会比人类编辑更善于挑选故事,但目前这项甄别工作仍然得由人来完成。
Artifact明显雄心勃勃,从目前的情况看它的创始人似乎是想一举超越鼎盛时期的Twitter。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并不是在简单克隆Twitter中做对了的部分。相反,他们想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新闻爱好者社区,缓慢但稳步引导用户如何正确发布和讨论新闻内容。
与之不同,Mastodon、Post和T2等新兴社交平台则主要是在简单照抄Twitter的答卷。虽然他们也会强调自己做了一些不同于Twitter的设计,比如Post承诺让对话更“文明”,但本质上讲,人们依然仅仅是在这里阅读自己关注的用户发布的内容。
面对各位新对手,近期最令马斯克动容的似乎是Substack,他们本周刚刚推出名为“Notes”的新功能。Notes会向用户展示已关注者发布的文本提要和链接,还有算法猜测大家可能感兴趣的其他内容。这功能跟Twitter还是很像,毕竟不是人人都愿意主动发帖子供他人阅读。
事实证明这项设计确有其吸引力,特别是对那种关注了大量账号的重度Substack用户(我自己就关注了50多个账号)。Notes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除了显示已关注者的帖子之外,还会推荐一些其他作者的热门帖。Notes推出的当天,我发现Substack的付费订阅量出现了显著增加。
但至少就目前来看,Substack相较于Twitter仍有比较严重的局限性。Notes展示的关注者内容主要是用户本来就比较关注的电子报,也许随时间推移,讨论范围会有所扩大。我最近就发现页面上出现了未关注作者实时更新的洋基队赛程情况。
这里就能看出二者的区别——Artifact希望在整个网络之上构建一个评论层,而Substack则打算给作者们提供一个发现层。谁的潜在规模明显更大,谁就更值得Twitter认真对待。
另外,我在上周四用Notes时看到这样一条提要:Substack CEO Chris Best在播客上接受采访时,主持人Nilay Patel向他施压,要求加强公司的内容审核能力。在被问及Substack是否会删除“所有棕色人种都是牲口,他们就不该踏进美国”(主持人暗示此帖已被删除)时,Best选择拒绝作答。
“我不会回答关于审核的陷阱问题。”
倒也不能说讨论社区审核标准的就一定是“陷阱”问题。毕竟邮件和网络基础设施中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就是有害言论,如今要想建立起带有排名机制的社交信息流,就必须首先把这点解决好。
当然,Substack的电子邮件系统要求读者手动指定想要接收的发布服务,这就减少了官方审核的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Substack单纯只是为用户提供信息管道。但Notes新功能意味着Substack也要上架不透明算法了,因此有害内容有可能被推送给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不透明算法已经成为其他社交产品深陷的泥潭,Substack必须直面这个现实问题。
就目前来看,Substack似乎希望依靠早期自由放任的精神一路走向成熟庞大的社交平台。但这事几乎没戏,至少在Substack之前没人成功过。放松审核管制已经给Twitter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我真的不希望Substack也走上马斯克时代Twitter的老路。
总而言之,我坚信终有一天会有新产品彻底取代Twitter。马斯克最近说想让自己的宠物狗出任CEO,这简直太离谱了。当然,Twitter不会主动消亡,能将其取代的必然是一股足够优秀的新生力量。目前的新平台们还无法完全达到这个标准,但机会客观存在,而才华横溢的从业者们正在为此努力,就让时间为这一切给出答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BT 旗下宽带部门 Openreach 宣布在英国新增 163 个交换局停售传统铜线电话和宽带服务,覆盖超过 96 万户。此举旨在鼓励用户升级到全光纤网络的新型数字服务,是 Openreach 从 2025 年底到 2027 年 1 月将所有客户从公共电话交换网迁移的庞大计划的一部分。
Utelogy 与 Ascentae 达成合作,旨在通过整合服务提升 AV 和 UC 系统管理水平。基于 Microsoft Azure 平台,Utelogy 的软件可统一管理 AV 和 UC 设备,优化效率并提供数据洞察。此次合作将为客户带来创新的工作场所服务,增强协作能力和生产力。
DriveNets、富士通光组件和UfiSpace三家公司宣布完成多项测试和认证,将DriveNets Network Cloud软件与UfiSpace白盒设备结合。这一合作旨在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显著的成本节省,通过将三层通信合并为单一平台,消除独立光学转发器的需求,从而减少硬件占用空间、运营开销和能耗。
Telstra International 提出了一个高度自主的网络框架愿景,旨在应对企业对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需求。该网络将具备自我管理、零接触操作、安全可靠等特性,预计到2030年实现全面升级。新网络将采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大幅提升容量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