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正在调整用户在正序与倒序内容排列间的切换方式,并将个性化算法给出的结果作为默认选项。
在率先面向iOS用户的更新中,Twitter取消了右上角用于在两种显示模式间切换的星形按钮。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新标签,一个叫“For You”(你喜欢的),另一个是“Following”(正在跟随)。现在当我们打开Twitter应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For You”页面。
这个“For You”,与TikTok引以为傲的算法驱动信息流同名。虽然在形式上跟之前的“Home”(主页)选项差不多,但它会以乱序显示你所关注用户的推文,其间还会穿插一些你并未关注、但算法认为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至于“Following”,则完全就是之前的所谓“Latest Tweets”(最新推文)模式。
虽然此次调整并没有抬高两种模式间的切换难度,只要轻扫一下画面即可,但有些设计已经彻底消失——以往,只要把应用程序设置为默认显示“Latest Tweets”,那之后每次打开就都是这个模式。
但现在,即使切换过一次,下次重新打开显示的仍然是“For You”,这确实有点过分,很多人还是更喜欢按时间排序的显示方式,强迫他们接受新模式只会激起抱怨。还是那句话,我承认切换起来不麻烦,但这明显是在利用人的惰性强推新方案。
Android这边情况稍好,星形按钮和传统界面还在,至少目前还在。
此次变化兑现了Twitter CEO马斯克之前做出的承诺。去年12月20日,马斯克发推文说:“主时间轴应该允许用户通过横向滑动,轻松在热门、最新、趋势和你喜欢的这几种模式间切换”,并表示公司将“很快做出相应调整。”但现在来看好像还没有热门话题和关注话题的选项,用户仍需要在搜索菜单中点击并手动加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软件工程团队正在试验基于AI代理的编码工具和大语言模型,以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然而,AI编码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方式。开发者需要提供结构化的问题描述、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相关上下文,同时建立适当的防护机制。AI不仅能处理重复性任务,还能识别和评估替代方案,从被动助手演进为工作流程推进器。成功的关键在于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快捷工具,并将其整合到软件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中。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Salesforce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 360,将AI智能体融入几乎所有应用中。该平台采用混合推理引擎Atlas,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思维和业务规则的精确性,支持语音交互和深度集成。以Slack为主要界面,提供Agentforce Builder开发环境,能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为可查询记录。Salesforce内部已部署该系统,每周处理180万次对话,主动服务活动增长40%。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