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常常被视为塑造现代社会形态的重要原因之一,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变革触及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一再为经济注入新的生机。
过去30年,是我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30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加快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推动生产方式、国际分工方式以及贸易方式的大规模变革,对我国经济以及产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
在2020年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作为新时代的国家战略,新基建与数字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迈向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根基,将加速数字经济的赋能升级,推动社会进入一个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万物互联时代,构建产业融合与互联新生态。
在这样崭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站在了一个以科技创新激活新动能的新起点,它也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基建应以支撑城市科创、新业态、新模式为目标。但由于新型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拉动方式、作用与贡献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可参考的模式与案例,新型基础设施的技术选型、运用模式及重点领域与城市产业、政企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互动也需要在新基建推进过程中进一步探索与挖掘。
在此背景下,由新华网与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指导,新华网客户端与中国电子学会主办,至顶传媒承办,科技行者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协办的“2020中国新基建领导力峰会”将于12月18日在北京举办,该峰会是新基建领域国内首个集“学术交流、实践展示、开放创新、深化合作”一体化的高端盛会。本次大会以“育万物互联新机 开数字经济新局”为主题,围绕新基建前沿技术、行业趋势、领导力模型的思索与见解、实践经验等方面展开,共同探索中国新基建特有路径,并为地方新基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本次峰会议程设置十分丰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企业工作办公室)部长(主任)刘兴平、工信部软件产业处处长王威伟、新华网客户端总编辑段世文将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致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等将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中科曙光还将携手英特尔,给大家带来为“新基建”筑基—海量数据存储最佳实践,这些经验范式,也为新基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峰会增设了领导力Talks(圆桌对话)的内容,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富士通中国副总裁兼北京公司总经理汪波、IBM Cloud大中华区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战略事业部总经理姜天豪、SmartX联合创始人兼CEO徐文豪、第四范式副总裁郑曌等人确认出席,彼此交流意见,探讨新基建浪潮下,如何助力城市产业升级,新算力推动数据智能创新,新连接赋能数字世界生态等话题。
除此之外,本次峰会还将发布“2021中国城市创新地图”,这是新华网与中国电子学会合作,对中国新基建发展情况进行长期跟踪,通过一线调研与实地探访,对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与产业园区进行整理与分析,归纳总结中国数字经济新范式,以此为基础勾勒出“2021中国城市创新地图”,看看哪些城市在此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从深层次上改变了经济运行的基础动力。在“新基建”建设大潮中,我国经济也将逐步完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布局“新基建”,将有利于启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新型基础设施激发行业创造的新速度,带动产业发展、应用繁荣与生态健全,以形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良性闭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名的投资机构ICONIQ Capital发布了《开发者手册:2025年AI现状报告》,基于对300位企业高管的调研,包括CEO、工程负责人、AI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等关键决策者,涵盖了从初创公司到十亿美元巨头的各个发展阶段,深度剖析了当下企业AI产品应用的全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从"如何构思、交付和规模化AI驱动业务"的完整路线。
中科大团队开发出LongAnimation系统,解决了长动画自动上色中的色彩一致性难题。该系统采用动态全局-局部记忆机制,能够为平均500帧的动画进行稳定上色,性能比现有方法提升35-58%。核心创新包括SketchDiT特征提取器、智能记忆模块和色彩优化机制,可大幅提升动画制作效率。
南开大学团队开发出DepthAnything-AC模型,解决了现有AI距离估算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复杂光照条件下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创新的扰动一致性训练框架和空间距离约束机制,该模型仅用54万张图片就实现了在雨雪、雾霾、夜晚等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距离判断,同时保持正常条件下的优秀性能,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等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