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充电产品创业公司 SHARGE 闪极在深圳召开产品发布会,会上闪极发布了一款100W氮化镓四口充电器,在此之前闪极已经发布了一款90W氮化镓三口充电器。前魅族副总裁李楠发布微博,表示认可产品,并投资了闪极。
自从小米在手机发布会上推出了超小体积的65W氮化镓充电器之后,氮化镓充电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氮化镓充电器拥有小体积、大功率、高功率密度的优点,从目前的市场局势来看,许多手机厂商已经在新发布的手机中标配了氮化镓充电器,这也意味着氮化镓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配置。
回顾充电头的发展史,在手机厂商大战的时期,各大厂商就高压充电及低压充电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种你追我赶的现象一直持续到魅族在2017年的MWC上拿出55W快充的电荷泵技术,时任魅族科技副总裁的李楠还曾就该技术亲自做过解答,看似李楠对高功率快充非常看好。
此次闪极发布的100W氮化镓四口充电头最高输出功率达100瓦,达到了PD快充协议的上限,能够为苹果 MacBook、小米、惠普、戴尔、华为等品牌多款笔记本供电,同时,它还是市面上融合了几乎最多手机快充协议的充电器。此外,此次发布的充电头能够支持100-240V宽幅电压,适配多个国家的电压标准,出门旅行无需再因电压问题携带转换接头。
从行业趋势来看,高功率小尺寸的充电头是未来主流趋势,但小尺寸高功率会令充电头散发的热量无法散去,从而造成发热急剧增加,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起火现象危及安全。氮化镓元器件则由于拥有非常高的充电效率,能量损失很小,发热便大幅度降低,故能够做到非常小的尺寸。本次闪极发布的100W氮化镓四口充电头尺寸仅相当于 MacBook 官方配备 87W 充电器体积的一半,是目前市面上功率密度最大的充电器产品。
2020年是氮化镓大功率充电器爆发的一年,各大厂商纷纷推出自家的氮化镓充电技术及产品,可以预见的是基于氮化镓技术的充电头大战将会再次打响,李楠此次发博表态也正是印证了这一点,作为消费者,希望国内厂商能够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稳定便捷的充电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 正研发一项通过姓名识别人脸并追踪用户日常活动的“超级感知”技术,计划应用于新款智能眼镜和 AI 耳机,同时重新评估隐私策略,助推 AI 技术在穿戴产品中的应用。
Google 在 Gemini API 中推出自动缓存功能,通过复用重复数据为开发者节省最多 75% 的调用成本,有望缓解高额 API 费用问题。
Korl 利用 OpenAI、Gemini 及 Anthropic 等模型,从 Salesforce、Jira、Google Docs 等多个平台整合数据,自动生成定制化客户沟通材料,如幻灯片、演讲稿及季度业务回顾,同时保证数据安全性,并提升运营效率。
文章探讨了代理型 AI 的崛起,重点介绍微软 Azure AI Foundry 与 NVIDIA 技术如何通过强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代理,实现企业级应用创新,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