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全国瞩目的两会召开之际,搜狗联合新华社推出的全球首个3D 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亮相,为全国观众带来最新的两会新闻资讯报道。基于搜狗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搜狗分身”打造的“新小微”,将拉开中国传媒行业全面进入智慧时代的序幕。
搜狗分身技术再突破,带领AI合成主播进入3D时代
作为AI合成主播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自2018年基于搜狗分身技术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后,搜狗分身持续取得重大突破,此次的3D AI合成主播就是搜狗分身最新的突破性成果。
“新小微”以新华社记者赵琬微为原型,基于超写实3D数字人建模、多模态识别及生成、实时面部动作生成及驱动、迁移学习等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使机器可以基于输入文本生成逼真度极高的3D数字人视频内容。
3D AI合成主播结合了原力科技提供的业界领先的扫描还原、面部肌肉驱动、表情肢体捕捉等技术,生产出了高度还原真人发肤、形象逼真的数字人模型;同时基于搜狗分身领先的端到端多模态建模技术,使用语音、图像、文本、3D肌肉运动数据等多模态信息完成联合建模训练。在AI算法的驱动下,只需输入文本内容,“新小微”就能根据语义实时播报新闻,其表情唇动、肢体动作和语音表达高度契合、自然逼真。
从2D到3D,搜狗AI持续引领融媒体应用创新
搜狗推出全球第一位AI合成主播后,通过不断迭代更新使AI合成主播具备了多语种播报、对话交互等诸多能力,用最前沿的技术能力和产品效果,不断推动传媒行业内容生产的效率变革。据统计,首位 AI 合成主播“新小浩”已在新华社客户端上持续为观众服务500 多天,先后产出13,000多条新闻报道,累计时长超过35,000分钟。
较之前的2D AI合成主播,3D“新小微”不仅立体、灵活,可控,还具有同时支持多机位多景深,360°任意角度呈现内容等能力,在应用空间上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为新闻节目多样化制作和呈现带来了更多选择。
5G时代,搜狗分身技术应用将全面爆发
从最初的2D到今天的3D AI合成主播,其背后不仅仅是搜狗分身技术的一次次突破迭代,更体现出人工智能驱动传媒行业生产效率与生产流程的不断革新。不仅减轻了行业从业者的重复性工作,更让相关工作“拟人化”、“生动化”,让传媒新闻播报更加有趣,更具现场性。不久的将来,3D AI合成主播还会走出演播厅,支持外景播报和互动采访,为观众带来最前沿的新闻讯息。
在5G全面铺展的新技术时代,随着分身技术落地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产品技术的突破创新,搜狗分身也会从传媒领域出发,快速向影音娱乐、医疗健康、教育金融等众多领域蔓延辐射,持续推动大众智能生活的建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