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6年,AI将撬动1万亿美元生产力——IDC的预言正在倒计时,你手中的生产力工具,真的准备好了吗?
当全球PC市场陷入“性能内卷”与“功能冗余”的泥潭时,戴尔科技选择了一条反直觉的道路:做减法,让AI真正爆发。2025年4月24日,以“为极致,更极智”为主题,戴尔科技集团春季新品发布会召开。与往年相比,这场发布会的基调更加果敢、更加清晰。
过去,戴尔科技旗下拥有近十个子品牌,产品线庞杂且定位交叉,消费者常陷入“选择困难”。这一困扰在AI PC时代愈发凸显——用户需要的不仅是性能,更是清晰的决策路径。
“当选项过多,用户反而不知如何选择。”在4月24日的北京发布会上,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渠道销售部总经理桃乐姗以一句直击痛点的观察,揭开了品牌焕新的核心逻辑。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渠道销售部总经理 桃乐姗
为此,戴尔科技决定“做减法”,将消费与商用产品线统一整合为:Dell、Dell Pro、Dell Pro Max,同时保留了高端游戏品牌Alienware外星人。
为用户“做减法”,为体验“做加法”
“我记得去年三月去美国参加一次客户沟通会,会上讨论的重点之一就是品牌重构。”桃乐姗娓娓道来这一战略转型的起点,“我们发现,当我们向客户介绍产品时,他们往往只是说‘我要买戴尔的笔记本’,而不是那些听上去复杂的子品牌名称。”
与此同时,戴尔科技做出一个决定:将原本复杂的产品线简化为三大类别——Dell、Dell Pro 和 Dell Pro Max,统一命名体系,帮助用户更直观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设备。过去的经典子品牌虽然各有价值,但在信息过载的时代,简洁清晰反而成为一种高级。
桃乐姗表示,这不是“拍脑袋”的决策,而是源于大量用户调研与全球市场反馈的汇总结论。
AI PC,不是追风口,而是筑未来
如果说品牌焕新是戴尔科技内在逻辑的梳理,那么AI PC战略就是对未来的投射。
AI PC已经不是一个流行词,而是一种新的生产工具,它正在改变每一个人的工作方式。戴尔的AI PC全面构建了“CPU + GPU + NPU”的三层异构算力结构,使设备不仅运行更高效,也更节能智能。它不仅支持远程会议中的智能降噪、人眼追踪等轻量任务,还能处理2000亿参数级别的大模型推理。
Dell Pro系列,搭载的Intel 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支持NPU加速,可本地处理智能降噪、人眼追踪等任务;Dell Pro Max则能流畅支持文生图、视频渲染等创作需求。
而更加让戴尔科技引以为傲的,是它对生态的开放能力。从硬件结构设计,到软件预装、ISV合作,再到场景部署方案,戴尔科技提供的是“端到端”的全栈AI能力。戴尔科技希望能够融入百花齐放AI的应用,一起助力AI的落地。
从“交易”走向“共赢”的生态重塑
戴尔科技在中国市场长期被认为“直销强劲”,但桃乐姗表示:“戴尔在销售通路上是多销售通路,在整个商用业务上,我们既有直接跟客户保持交易、合作这样一个模式通路,同时我们的很多业务在中国还是与合作伙伴一起实现的,所以戴尔科技集团能够跟整个合作伙伴生态去共同繁荣。”
对于戴尔来说,“渠道”并非简单的销售路径,而是一种合作共生的生态联盟。戴尔科技通过层级分明的合作伙伴架构,建立起一套精密的激励和赋能体系。
渠道的未来不仅要做现在的生意,还要考虑成长性。在信息化与AI加速融合的当下,戴尔科技已部署自动化平台工具,帮助渠道商高效下单、实时追踪项目状态,甚至实现自主智能化服务。戴尔科技的渠道战略,正在从“卖产品”向“共创价值”跃迁。
可持续,不只是环保,更是硬实力
在环保策略方面,戴尔科技同样做到极致。去年,戴尔科技在PC、显示器和配件中共使用了超9500万磅可回收材料,超过96%的包装材料实现再利用。到2030年,戴尔科技承诺“每销售一吨产品,就回收一吨设备”,这一计划被桃总称为“核心驱动力”。
从模块化USB-C端口、可拆卸电池,到风扇采用回收海洋塑料,再到Dell Pro Max工作站实现电源转化效率大于90%的白金认证设计,戴尔科技将可持续的理念嵌入了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与回收。
环保不只是表态,而是对产品的终极定义权。到2030年,戴尔科技承诺“客户每买一吨产品,戴尔科技就将回收等重的产品”。
极智,技术的边界,思维的高度
这场发布会,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产品矩阵的更新换代,更是戴尔科技在一次时代转折点上的主动出击。
做品牌,要敢于减法;做产品,要懂得前瞻;做渠道,要成就彼此;做AI,要端到端;做环保,要贯穿始终。
从品牌简化到AI落地,从生态共赢到绿色闭环,戴尔科技此次发布会展现了一家科技巨头的“平衡哲学”——在极致性能与极简体验、商业增长与环境责任、全球化策略与本地化深耕之间,找到最优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他看来,企业对AI的恐惧源自未知,而破解未知的钥匙,就藏在“AI平台+开源”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里。
斯坦福和魁北克研究团队首创"超新星事件数据集",通过让AI分析历史事件和科学发现来测试其"性格"。研究发现不同AI模型确实表现出独特而稳定的思维偏好:有些注重成就结果,有些关注情感关系,有些偏向综合分析。这项突破性研究为AI评估开辟了新方向,对改善人机协作和AI工具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Pure Storage发布企业数据云(EDC),整合其现有产品组合,提供增强的数据存储可见性和基于策略的简化管理。EDC集成了Purity存储操作系统、Fusion资源管理、Pure1舰队管理和Evergreen消费模式等架构元素,提供类云存储管理环境。该方案支持声明式策略驱动管理,让客户专注业务成果而非基础设施管理。同时发布高性能闪存阵列和300TB直接闪存模块,并与Rubrik合作提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生成-筛选-排序"策略,通过结合快速筛选器和智能奖励模型,在AI代码验证中实现了11.65倍速度提升,准确率仅下降8.33%。该方法先用弱验证器移除明显错误代码,再用神经网络模型精确排序,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在速度与准确性之间的两难选择,为实用化AI编程助手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