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本周发布新款手机,据称是有史以来AI渗透度最高的手机产品。请注意,这不是猜测——千万别误以为这是CES 2024大会上那种屡见不鲜的“把ChatGPT塞进去”的操作。三星正在以振聋发聩的声量向全世界宣布,这次的新品真的有份量、有来头。而且根据本周Galaxy Unpacked活动上的展示情况来看,跟在洗衣机上装ChatGPT那种胡闹行为不同,AI加持下的三星手机确实大有潜力。
AI技术的浪潮全面兴起于2023年,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机,目前似乎还没有理想的结合方案。这也是AI技术的一大现实难题:用于支持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的大语言模型还无法运行在我们的手机上。虽然用户可以下载ChatGPT应用来调用云端查询资源,但此类服务却无法提醒我们刚刚收到一封重要邮件。好在情况正慢慢发生变化 :去年10月上市的Pixel 8 Pro已经能够在本机上运行谷歌基础模型,并承诺后续会进一步提供AI驱动更新。不过总体来讲,当前能够本机支持AI的设备还很有限,功能表现也平平无奇。
12月的软件更新添加了用AI总结Recorder记录的功能——我立刻体验了一下,因为自己平时也正好在使用Pixel Recorder应用。结果证明,其无法处理大段录音,一切超过10分钟的素材都不受支持。换言之,我的大部分录音都被排除在了适用范围之外。Video Boost也在此次更新中获得增强,新功能名为Night Sight夜视。视频的处理效果不错,但在静态照片上的表现相对差些,而且用户往往需要等待一、两个小时才能看到云端处理完成的视频。
尽管好消息不多,但也有不少前景光明的探索仍在继续。在去年年底的Pixel发布会上,谷歌宣布推出Assistant with Bard——这是一款ChatGPT风格的AI聊天机器人。Bard在当前的AI领域虽然不算绝顶高手,但至少一直在稳步发展并充实更多有用功能,相信它的介入能让AI助手在以往的设置闹钟和日历之外,给用户带来更多便利性体验。而且在三星Unpacked活动上的预告片当中,似乎也出现了Bard的身影。
那么,Galaxy S24系列手机会不会搭载某种定制版Bard?如果真是如此,那Bixby的命运又将如何?你可能还记得Bixby,我们实在很难想象谷歌会愿意在竞争对手的手机上搭载自家AI成果。但话又说回来,三星的Android手机销量远超谷歌,AI时代的降临很可能会让这些亦敌亦友的巨头成为更亲密的合作伙伴。
这款橙色AI小装置之所以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靠的就是把用户从手机上解放出来的承诺。
AI显然还能在我们的手机上做得更多,而迄今为止在未来愿景上思路最清晰的并不 谷歌或者三星。具体来讲,这个更接近正确答案的选项压根不是一款手机,而是Rabbit R1——CES 2024上最具突破性的热门产品。作为一款由Teenage Engineering设计的小装置,它负责充当手机的AI助手。用户需要授予它访问自己应用和账户的权限,之后就能要求它执行航班查询、外卖预订之类的日常操作。据称,它根本不需要开启应用或者点击菜单,就能帮助用户完成种种繁琐的操作。干得漂亮!
哪怕未来可能被并入手机之内,仍然无法掩盖这款产品的光辉。至于人们是否真的愿意用AI来管理自己的数字生活?每周数万的R1订单量也许已经给出了答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布扎比科技创新研究院团队首次发现大语言模型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具有独特"指纹"特征,开发出能够准确识别代码AI来源的系统。研究创建了包含25万代码样本的大规模数据集,涵盖20个不同AI模型,识别准确率在5类任务中达到95.8%,即使代码经过混淆处理仍保持85%以上准确率,为网络安全、教育评估和软件取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比较了人类与AI在文本理解任务中的表现。通过HUME评估框架测试16个任务发现:人类平均77.6%,最佳AI为80.1%,排名第4。人类在非英语文化理解任务中显著优于AI,而AI在信息处理任务中更出色。研究揭示了当前AI评估体系的缺陷,指出AI的高分往往出现在任务标准模糊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