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发展如火如荼,钱到底让谁赚去了?

ChatGPT现已正式入驻Snapchat、Notion等多款应用,这股AI技术加力能为各大品牌带来持续优势吗?

看过最近一段时间关于AI和大型语言模型的炒作和讨论,相信很多朋友都跟我有相同的疑问:AI创造的财富,都让谁给赚去了?

最近,生产力初创工具Notion宣布基于OpenAI ChatGPT的新AI功能现已全面开放。每位用户只要花上10美元,就能享受到基于AI的会议记录整理、优缺点清单甚至是电子邮件起草功能。

Notion AI是这波新技术浪潮中的先驱者之一,大家争先恐后,生怕错过了这波对生成式AI的热情关注。在这之后,Snapchat也发布了基于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名为“My AI”,每月支付4美元的Snapchat Plus订户均可直接使用。教育应用Quizlet则上线基于ChatGPT的AI导师Q-Chat。Instacart表示正在开发工具,允许客户直接询问食物信息,并通过公司零售合作伙伴提供的数据生成购买建议。

AI发展如火如荼,钱到底让谁赚去了?

开发者们也在思考的问题

而我最关心的是,即使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采用这项功能,那它的最终价值会凝结在哪里?快速发展的企业能通过AI集成,找到创造出足够多新价值的办法吗?还是说,大部分利润都流向了构建并完善这些工具的少数基础模型开发商?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生成式AI到底代表着从台式机到手机的真正平台范式转变,还是仅仅通过有限的创新收益滋养少数大赢家。

开发者们显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OpenAI在本周回应关注时提到,将不再使用未经授权的开发者数据来改善自家模型。相反,开发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授权。

OpenAI公司总裁兼董事长Greg Brockman在采访中表示:“我们的一大工作重点,就是搞清楚AI模型如何对开发者更加友好。我们的使命是开发出一套成功的底层平台,供他人在其之上成功建立业务。”

从舆论来看,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争议——开发者根本不想帮助OpenAI免费完善其模型,而OpenAI决定尊重这种意愿。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则标志着AI平台正变得与现实世界趋于统一。

也许,OpenAI认为即使没有这些开发者的支持,其模型也能继续保持改善。如果采取这个解释,那就代表OpenAI打算跟少数AI厂商独享新技术带来的回报。

那么,厂商们到底在销售哪些AI功能?

目前,市面上的AI产品本质上都是ChatGPT的“白标版本”。截至本周,OpenAI已经通过API向其他企业广泛开放功能,每输出750个单词收费约0.002美元。任何公司都可以在自家应用中“转载”ChatGPT服务。

所以暂时来看,消费者能选择的生成式AI并不算多。所谓的多种选项,其实就是不同界面下的同一套解决方案。想用AI起草电子邮件,想在Notion中快速整理会议笔记,或者是快速找到某种食谱和细碎问题的答案,背后依靠的都是ChatGPT。

但现在还有几十亿人从来没用过ChatGPT。所以像Snapchat这类高人气消费级应用也许能成为人们广泛接触AI前沿成果的理想渠道,其月活用户高达7.5亿,肯定能为ChatGPT拓展出更多全新受众。再考虑到ChatGPT自身经常因不堪重负而临时离线,很多用户甚至宁愿花点小钱在Notion或Snapchat上享受类似的功能。

“又一次电气化革命”

可同样的原因也在制约此类服务的应用——毕竟它们都是ChatGPT的“套壳产品”。既然我们已经能在ChatGPT上免费获得这些功能,那在Notion或Snapchat上花钱反而显得很没必要,毕竟带来的额外收益实在是太有限了。

也许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工具将变得更具个性化,逐步完善从OpenAI那边直接租过来的基础模型,再结合用户数据做出微调。Notion数据库中保存着每位用户的使用信息,也许我们未来可以通过ChatGPT轻松查询和调用之前做过的工作内容。

AI发展如火如荼,钱到底让谁赚去了?

Notion公司CEO Ivan Zhao在最近的采访中指出,这些功能确实已经为期不远。最初的写作和编辑工具只是“婴儿学步”,更深刻的变化即将横空出世。

“我从没对什么有过这样的兴奋之情。这就如同又一次电气化革命:大型语言模型就是电力,就像第一颗灯泡在眼前亮起。不止如此,它能支撑的还有无数其他设备。”

Zhao表示,Notion公司将开发出比竞争对手更易用的界面,借此为语言模型增加更稳定持久的价值。这一点的意义在于:像Siri和Alexa这样的语音界面之所以未能成功,是因为用户往往记不住那么繁复的询问方法。(另外,它们使用的语言模型也不像ChatGPT那么先进而复杂。)

“这就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我们特别擅长设计界面。”

另外,AI模型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也将创造更多价值。过去一年来,笔者曾在名为Mem的应用中写日记,如今该应用也开始为高级订户提供自己的ChatGPT功能。也许笔者最终可以用自然语言就日记提出问题,比如“去年夏天我正为哪些事烦心?”、“我最后一次跟好朋友Brian见面是什么时候?”等等。我觉得具备这类功能的日记应用肯定是值得每月花钱的。

不过,真正能吸引用户为此掏钱的AI附加功能其实也有限。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功能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如今每月要花10美元的功能未来也许会免费敞开供应。

从这个角度看,初创企业把未来命运押在这类功能上其实颇有风险。服务越便宜,大型平台就越可能免费供应,导致小公司根本无利可图。设想一下,一旦Google Docs免费开放整个高级AI工具套件,Notion会面临怎样的窘境……

我认为,对于这些初创公司来说,最好的情况应该是生成式AI逐步发展成云计算市场的形态。AI基础设施由少部分厂商构建和提供,而由此实现的低成本功能会激发出整整一代创新业务。

与此同时,ChatGPT等各类大型语言模型的功能还将继续扩展,甚至一路吞并各类AI初创公司。所以作为服务应用大量引入生成式AI的元年,各家科技公司真的需要好好想想自己的业务“下盘”到底稳不稳了。

来源:The Verge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3

03/08

10:05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