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顶尖的电台DJ也总有犯错的时候,这是人的本质,无论他们的声音多么丝滑顺畅,也总会有显得突兀的时候,甚至可能打破作品的韵律。无论是小小的卡顿还是不合时宜的插入,听众总能感知到他们的存在。但往好处想,他们毕竟是人,是为我们所熟悉、友好温暖的真人。
当然,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听电台了。几乎人人都有Spotify帐号,或者是从朋友那借来的帐号。反正电台DJ早已被时代淘汰,由推荐算法生成的流媒体播放列表才是正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幸福。只要选择某种流派或者情感,乐曲就会不断播放下去,直到宇宙的尽头。在背后操控这一切的是AI,是人工智能决定下一首该播什么给我们听。
生成式AI近年来的快速兴起,让很多企业不再满足于把算法隐藏在幕后。他们想把算法带向最前沿,一方面是为了以炫耀的方式蹭一把AI狂欢的热度,另外也是为了能让算法更加个性化。得到的宣传越多,我们对AI也就越熟悉,会慢慢意识到它们不只是冰冷的代码、更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小伙伴。
作为音乐领域的王者,Spotify当然也想搭上这趟便车。于是他们决定从本周开始推出AI DJ服务,更新Spotify移动应用的beta版本即可体验,当然目前仅向Spotify Premium付费用户开放。该功能是Spotify去年公布的AI语音服务Sonantic的衍生产物。这款机器人DJ会时不时现身于不同曲目之间,向用户讲解目前听的是什么。语音的音色选取自Spotify文化合作伙伴关系负责人Xavier “X” Jernigan。生成的音频效果很棒,对数字模拟音表现得尤其出色。一般的AI生成语音往往语调怪异,说话时的节奏也经常出错。但X的语言能力很强,说起话来听感真实。虽然在念出艺术家或歌曲名字时也偶有失误,但总体上还是能保持很酷且平静的说话风格。X经常会主动提出:“今天让咱们来点爵士乐吧,先从Tommy Lehman开始。”
遗憾的是,虽然我们能从X那边听到关于乐队的趣闻或轶事,但其中永远缺少了几分温度和风格。另外,这位DJ也没办法把语气跟我们刚刚听到的乐曲联系起来。听得越多,我们越能感受到Spotify X背后的那种苍白感——这只是机器学习从庞大混乱的指标中精心计算出的结果,没有情感、没有灵魂。听AI DJ说话会引起一种极度孤独的感觉,因为你能发觉它在用尽全力告诉你它并不是人。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位AI DJ似乎非常了解我们的喜好。跟Spotify Wrapped类似,AI DJ也会访问我们的个人数据并据此给出收听建议。X非常清楚我们之前听过什么乐曲,并猜测特定歌曲能引发用户的某些情感共鸣。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点击按钮要求AI改变情感倾向,但它其实也是在乱猜,没准把用户一天的好心情都给毁了。不过必须承认,它仍然在不断学习,想根据当前时段和所在位置迎合用户心意。它仍然是Spotify收集用户数据的一种延续,只是换成了更为友好的机器人形式。我们能从人类DJ身上挑出一万个毛病,但听他们的节目至少会感觉有人在陪伴,而不至于像对着AI DJ这样越听越伤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宣布雷尼尔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AI超级集群配备近50万块Trainium2芯片,分布在多个数据中心。AWS称这是全球最大的AI计算集群之一,从宣布到全面运营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合作伙伴Anthropic计划年底前扩展到超过100万块芯片。该项目与OpenAI星门计划展开激烈竞争,AWS凭借自主硬件开发优势能够控制从芯片到数据中心的完整技术栈。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谷歌开始推出Fitbit应用的重大更新,采用全新设计并集成由Gemini AI驱动的个人教练功能。该更新于10月28日首先面向美国地区的Fitbit Premium用户开放,后续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新版本围绕今日、健身、睡眠和健康四个主要标签重新设计,强调周趋势数据分析。AI教练功能可根据用户的实时和历史数据提供个性化建议和训练计划,支持语音或文字交互。用户可选择是否使用AI功能,预览期间可在新旧界面间切换。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