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称为“AR/VR元年”, 这一年,VR领域头戴设备拳头产品HTC Vive、Oculus Rift、索尼PS VR均面向消费者发售。同年,AR手游《Pokémon Go》风靡全球。AR/VR不再只是“技术名词”,而是能够看得见、体验得到的“产品”。
经历了2016年的火爆,2017年,由于上市的产品在内容质量和体验方面远不及预期,行业进入大浪淘沙阶段。究其原因,还是“技术”不过关,进入市场的 VR/AR 产品暴露出很明显的体验短板,传输与显示是阻挠VR/AR产业发展的两大难题。
传输方面,AR/VR普遍具有内容高带宽、低时延的特点,受网络的影响较大,随着5G的到来,将给AR/VR行业带来巨大助力;显示方面,AR/VR显示在亮度、清晰度上存在诸多问题,发展滞缓,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
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AR/VR市场相关支出规模将达到106.7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35.3%。企业要想迅速打开AR/VR这片蓝海市场,就需要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突破性的显示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近日,三星携手斯坦福研制出一种新的OLED显示屏,其分辨高达10,000PPI,这是什么概念?华为最新发布的Mate 40 Pro显示屏像素密度为456 PPI;iPhone 12显示屏像素密度为460ppi。
新显示屏利用OLED薄膜在两个反射层之间发射白光,其中一个反射层由银膜制成,另一层则是由纳米波纹的反射金属制成。这种“光学元面”改变了反射特性,并允许特定的颜色产生像素共振。这样可以实现比手机上的RGB OLED高得多的像素密度,同时又不会损失亮度。
这种超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可作为理想的AR/VR显示设备,能创造几乎完美无瑕的图像,困扰多时的AR/VR显示设备亮度、清晰度等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据了解,三星已经在使用10,000 PPI技术开发“全尺寸”显示屏,可能再过几年我们就能看到搭载这种新显示屏的AR/VR产品问世。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WorldMem框架,首次让AI拥有真正的长期记忆能力,解决了虚拟世界模拟中的一致性问题。该系统通过记忆银行存储历史场景,并使用智能检索机制,让AI能准确重现之前的场景和事件,即使间隔很长时间。实验显示在Minecraft和真实场景中都表现出色,为游戏、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带来广阔应用前景。
AWS通过升级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来扩展市场地位,新增观测能力、连接式编码环境和GPU集群性能管理功能。面对谷歌和微软的激烈竞争,AWS专注于为企业提供AI基础设施支撑。SageMaker新功能包括深入洞察模型性能下降原因、为开发者提供更多计算资源控制权,以及支持本地IDE连接部署。这些更新主要源于客户需求,旨在解决AI模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MTS AI研究团队提出RewardRanker系统,通过重排序模型和迭代自训练显著提升AI代码生成质量。该方法让13.4B参数模型超越33B大模型,在多种编程语言上表现优异,甚至在C++上超越GPT-4。通过引入困难负样本和PPO优化,系统能从多个代码候选中选出最优方案,为AI编程助手的实用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