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人士往往认为大西洋彼岸的创业市场规模太小或缺乏足够的野心,但这种观点与欧洲人对自身潜力的看法截然不同。
今年在赫尔辛基举办的年度Slush大会展现了一个似乎正处于转型边缘的风险投资市场,一个准备迎接首个万亿美元创业公司的市场。
创始人、风险投资者和政府官员都承认,传统上阻碍欧洲发挥真正规模和潜力的障碍确实存在。多年来,欧洲创始人要么移居美国创办公司,要么过早退出,因为他们所处的市场缺乏本地客户和资金支持。
包括OMERs Ventures和Coatue在内的公司在疫情后有意进入欧洲市场,在伦敦设立办事处,但后来关闭了这些分支机构。例如,OMERs解散了其大部分欧洲团队。与此同时,硅谷公司近年来声称,为了专注于创新,创业公司和投资者需要回到旧金山。
总的来说,人们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多位风险投资者在Slush大会上告诉TechCrunch,认为市场资本不足或美国深口袋投资者不感兴趣的观点被夸大了。
一位投资者明确表示,现在欧洲市场的美国资本绝对比五年前更多。此外,一些头条新闻比其他新闻更引人注目:当OMERs Ventures宣布撤退时,IVP和Andreessen Horowitz都表示将在伦敦开设办事处。
欧洲公司也开始成功抵制美国投资者要求其迁至硅谷发展业务的压力。
代码平台Lovable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ton Osika在Slush大会期间表示,他将公司的快速增长——推出仅一年就实现2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归功于公司留在欧洲,而不是选择招募经验丰富的硅谷人才到斯德哥尔摩。
Plural合伙人、爱沙尼亚Skype公司首位员工Taavet Hinrikus在Slush大会上说,欧洲市场大约落后美国十年,但创业公司现在已经完全主流化,这是10年前没有的现象。
另一位风险投资人补充说,当他几十年前开始投资创业公司时,创业公司及其收入在该地区的GDP或收入中所占比例并不明显,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创业公司所占份额将继续增长。
越来越多的欧洲成功案例,如Spotify和Klarna,也提升了该地区的形象,给予创始人不过早退出的信心。这些成功案例也为创业公司员工提供了技能和经济保障,让他们能够独立创业。
监管机构也没有袖手旁观,最近一直在努力让创业公司更容易获得成功。欧盟正在推进监管改革,允许创业公司明年可以同时在所有欧盟国家注册,而不仅仅是在本国注册。这些举措虽然带来了自身的挑战,但这一举措是向前迈进的一步。
当然,障碍依然存在。欧洲企业仍然不如美国同行那样愿意试验和实施创业技术。但Slush大会的氛围不能更加乐观了。欧洲看起来已经准备好展现自己的实力,即使花了更长时间才达到这一步。
正如Slush的欢迎横幅所写:"还在怀疑欧洲吗?去见鬼吧。"
Q&A
Q1:欧洲创业市场现在面临哪些变化?
A:欧洲创业市场正在经历转型,美国资本投入增加,本土成功案例如Spotify和Klarna提升了市场信心,监管环境也在改善。创业公司现已完全主流化,在GDP中占比不断增长,市场准备迎接首个万亿美元创业公司。
Q2:为什么说欧洲创业公司不再需要迁移到美国?
A:欧洲公司开始成功抵制美国投资者的迁移压力。代码平台Lovable就是典型例子,通过留在欧洲并招募硅谷人才到斯德哥尔摩,在推出仅一年就实现了2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Q3:欧洲创业环境还存在什么挑战?
A:主要挑战包括欧洲企业仍然不如美国同行愿意试验和实施创业技术。不过,欧盟正在推进监管改革,计划允许创业公司同时在所有欧盟国家注册,这将简化运营流程,有助于创业公司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