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曾经无可争议的巨头,如今的OpenAI帝国似乎正在我们的眼前崩塌瓦解。
本周,三位高管纷纷“弃船”,令整个科技界震惊不已。而伴随着这股突如其来的风暴,OpenAI公司也陷入了愈发动荡、人心思变的境地。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OpenAI最具革命性算法的架构师John Schulman,现已投奔竞争对手Anthropic的怀抱。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兼公司总裁Greg Brockman则开始“延期休假”——这是OpenAI内部的“黑话”,基本代表着“一只脚已经踏出门外”。
根据技术媒体The Information的报道,去年刚刚从Meta挖来的产品大师Peter Deng也将离去,而他短暂的任期再次印证了公司命运的震荡与波动。
人才的大规模外流,很可能导致OpenAI从行业领导者快速陨落为世所瞩目的反面教材。
Schulman转投Anthropic门庭本身也代表着一场重大转变,很可能将重新定义这场AI军备竞赛当中各方力量之间的平衡。
作为能够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实践应用的天才选手,他的离开将给OpenAI留下一道扎眼而且难以愈合的疤痕。
硅谷恩仇录:诉讼、背叛与早已逝去的原则
人才外流,还只是这场越来越莎士比亚悲剧式冲突的最新一幕。
去年11月董事会悍然发动政变,导致公司CEO 山姆·奥特曼暂时下台。而这还只是这家曾经强大的AI巨头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时期的小小开端。
而身为科技界“阴谋家”的代表,埃隆·马斯克也用一场硅谷恩仇录式的诉讼发起搅局。
身为OpenAI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马斯克曾是该公司最铁杆的支持者与参与者。但现如今他指责这家AI巨头背叛了创始原则,为了追求利润而开始放弃公众利益。
他的严厉指控就如同一位失望父亲的哀叹,进一步削弱了公众对于这家身陷困境的明星企业的信任。
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OpenAI跌倒,竞争对手激增
然而,OpenAI所面临的最大生存威胁仍然来自竞争对手。谷歌长期以来一直被嘲笑为AI领域的失败者。但就在一周之前,凭借着最新版本的Gemini模型重新杀回了对抗第一线。
这批新模型(包括Gemini 1.5 Pro和Gemma 2)在当前流行的基准测试中与OpenAI实力相当,在某些测试指标上甚至超越了OpenAI。AI竞赛的突然加速,也让OpenAI这位曾经的领跑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优势地位在短时间内被削弱、甚至有可能消失。
Meta的开源Llama模型则带来了另一个挑战,即以破坏OpenAI围墙花园的方式推动AI科技大众化。
与此同时,Anthropic和Mistral等体量较小的企业同样表现出色,证明在AI领域,敏捷性和创新性优势同样足以成为与极具规模和声誉的巨头一较高下的利器。这两家公司同样在流行的基准测试当中,一定程度上击败了OpenAI家的模型。
这场完美的挑战风暴表明,OpenAI公司正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身份危机。作为AI行业曾经无可争议的王者,现在的OpenAI却忽然发现已经四面楚歌。内部的顶尖人才纷纷离去,公司声誉一落千丈,技术优势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土崩瓦解。
那么,这家曾经承诺为我们带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公司,未来该向何处去?
乐观主义者可能觉得,这其实只是个开启新阶段前自我颠覆的必要时期,跟苹果在90年代成功复兴之前濒临倒闭的经历相似。
但在悲观主义者眼中看来,OpenAI已经成为一家迷失了方向的公司,被利润和市场主导地位的幻象所诱惑,宁愿为此将崇高的理想亲手抛弃。
但真实的情况更可能是介于这两者之间。OpenAI的确迎来了存亡攸关的关键时刻:它能否经受得住这场风暴,重新夺回AI创新的前沿地位?抑或是为了利益的诱惑而像无数硅谷牺牲者那样想要触碰太阳,技术的羽翼最终在现实的严酷照射下融化脱落?
随着夏季过去、天气渐渐入秋,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了OpenAI身上。这家年轻企业的下一步行动不仅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还很有可能给AI技术本身的前景带来深远影响。
对于一个建立在颠覆之上的行业来说,OpenAI如今尴尬地成为了被颠覆的对象。生成式AI的革命浪潮仍然滚滚向前,只不过OpenAI在其中的领导者地位却越来越不牢固。
对OpenAI来说,这个危机四伏的难熬盛夏再次提醒了我们科技行业的瞬息万变。如今看似不可战胜的巨头,很可能在第二天就成了人尽皆知的反面教材。
当我们在这场由AI驱动的未来边缘奋力向前之余,从OpenAI的困境中吸取教训很可能最终决定这个未来到底是充满希望、还是爆发全面危机。时钟正在滴答作响,全世界也在摒息凝视。只不过从OpenAI的角度出发,秋天的到来丝毫没有减弱那无情铺洒在它身上的炎炎烈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未来四年将在阿联酋投资152亿美元,包括首次向该国运输最先进的英伟达GPU芯片。美国已授权微软向阿联酋出口英伟达芯片,使该国成为美国出口管制外交的试验场和地区AI影响力锚点。这笔投资包括2023年以来的73亿美元支出和2026-2029年的79亿美元计划投入,涵盖数据中心建设、人才培训和AI基础设施扩展,目标到2027年培训100万当地居民。
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AEdit方法,使用稀疏自编码器实现精确的AI图像编辑控制。该技术能像调节音量一样精确控制编辑强度,实现从微笑到大笑的连续调节,同时确保编辑的高度解耦性,避免意外修改其他图像元素。方法具有出色的通用性,可应用于多个AI图像生成平台,为图像编辑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OpenAI与亚马逊云服务签署七年380亿美元协议,在微软Azure之外增加另一个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AI计算需求。该协议将让OpenAI立即获得AWS EC2 UltraServers访问权限,计算能力将在未来七年内扩展至数千万个CPU。AWS还将为OpenAI构建基于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定制基础设施。尽管签署了这一大额协议,OpenAI仍将继续依赖微软Azure作为其主要云计算合作伙伴。
Code4Me V2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开发的开源AI编程助手平台,专为学术研究设计。它解决了商业AI编程工具透明度不足、无法获取交互数据的问题,提供了模块化架构和完整的数据收集框架。该工具性能可媲美商业产品,代码补全延迟仅186.31毫秒,同时支持内联补全和聊天功能。通过透明、可控制、可扩展的设计,为AI辅助编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