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初步数据,在这项由苹果赞助的大型研究中,超过77%的受访者在一生中曾经遇到过耳鸣。约1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都在受到耳鸣问题的影响,即听到他人听不到的嗡嗡声或其他声音。
作为同类调查中规模最大的项目,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了自2019年以来超过16万名参与者的数据。这些参与者需要回答调查问卷,并在苹果的研究应用中完成听力评估。其目标是研究通过耳机聆听声音的影响,耳鸣对用户的影响,并据此开发出有助于控制耳鸣症状的新方法。
密歇根大学环境健康科学教授Rick Neitzel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通过苹果听力研究了解到人类经历耳鸣的趋势,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高风险群体,从而帮助指导能够缓解相关影响的努力。”
耳鸣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已经对无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根据美国国家耳聋及其他交流障碍研究所(NIDCD)的估计,全美约有10%的成年人患有某种形式的耳鸣。
但人们的耳鸣问题,有可能随着人们使用设备的变化而有所波动。比如说,很多耳鸣可能源自频繁接触噪音。过去,耳鸣大多出现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大量噪音的工人群体。但在过去十年间,佩戴耳机听音乐、参加音乐会或者体育完整等“娱乐性”噪音接触,已经成为研究人员更为担忧的诱发因素。之前的研究表明,对于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们来说,听音乐可能成为最大的噪音来源。毫无疑问,苹果iPod、智能手机及其他耳机就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
不出所料,苹果提出的“噪音创伤”,即“暴露在过高音量的噪声当中”成为最新研究中发现的主要耳鸣诱发原因。在苹果支持的这项研究中,大约10%的受访者表示耳鸣已经影响到他们清晰听到声音的能力。研究人员还发现,耳鸣发作的持续时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在55岁或以上的参与者中,近36%会经历持续性耳鸣,而这一比例在全部成年人中仅为14.7%。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超过半数的参与者会求助于噪声机或播放自然环境间来控制耳鸣。
密歇根大学在其网站上表示,这项研究可以“帮助开发新产品,从而优化用户的听力体验并降低造成听力损失的可能性。”苹果则在设备宣传中将部分功能定义为“有助于缓解耳鸣”的方式,比如使用Apple Watch上的噪音应用——在周围噪音达到可能引发风险的水平时,用户即可收到通知。
这项听力研究,属于目前Apple Research应用正在进行的三大健康项目之一(另外两个分别与心脏健康和月经周期有关)。听力研究的参与者必须是居住在美国的成年人。他们无需使用苹果耳朵即可参与研究,但某些音调和耳鸣校准练习需要配合AirPods Max、AirPods Pro、AirPods或者EarPods设备来实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在最新博客中首次承认,其AI安全防护在长时间对话中可能失效。该公司指出,相比短对话,长对话中的安全训练机制可能会退化,用户更容易通过改变措辞或分散话题来绕过检测。这一问题不仅影响OpenAI,也是所有大语言模型面临的技术挑战。目前OpenAI正在研究加强长对话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字节跳动团队开发了首个AI研究助手评估系统ReportBench,通过对比AI生成报告与专家综述论文的引用质量,并验证陈述准确性来评估AI助手表现。研究发现OpenAI Deep Research引用准确率38.5%,Gemini为14.5%,两者都存在陈述和引用幻觉问题。该系统为AI研究助手建立了标准化质量检测工具,推动行业发展。
谷歌宣布计划到2026年底在弗吉尼亚州投资90亿美元,重点发展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在里士满南部切斯特菲尔德县建设新数据中心,扩建现有设施,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教育和职业发展项目。弗吉尼亚州长表示这项投资是对该州AI经济领导地位的有力认可。此次投资是谷歌北美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台湾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ovieCORE数据集,这是首个专门训练AI深度理解电影内容的创新工具。该数据集通过多AI智能体协作生成复杂问题,采用认知分类法测量思维深度,99.2%的问答需要高层次思维。研究还开发了ACE增强技术,可将AI性能提升25%。实验显示现有AI在深度视频理解方面仍存在显著不足,为未来AI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