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本周宣布,后续创作者需要向观众明确标注使用AI技术制作的视频内容。该平台在Creator Studio中引入了新工具,强调在可能被观众们误以为是真实人物、地点或事件的编辑/合成内容(包括由生成式AI输出的内容)处,创作者必须做出明确标记。
这项新规旨在防止用户受到蒙蔽,即误认为合成视频为真实素材,这是因为新的生成式AI工具已经让视频内容的真伪区别愈发困难。值此发布之际,专家们也再次警告称,AI与deepfakes深度伪造很可能在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掀起又一波误导风险。
此次发布的新规,也是YouTube继去年11月公布的大规模AI应用政策的延续与最新条款。
YouTube方面表示,新规并不要求创作者标记那些明显不太真实或者动画形式的内容,例如有人骑着独角兽穿越奇幻世界。新规也不要求创作者标明使用生成式AI进行辅助制作的内容,例如生成剧本或者自动字幕。
相反,YouTube的目标是帮助观众正确区分包含真实人物肖像的视频。例如,YouTube强调创作者必须披露自己在哪些部分对内容进行过数字编辑,包括“用其他人的面孔对当前人物进行换脸,或者用特定人物的合成音色为视频添加旁白。”
创作者还必须标明对真实事件或地点进行过编辑的镜头内容,例如用AI工具为一座真实建筑添加燃烧效果。同样受到限制的还有在真实场景下表现的重大虚构事件,例如龙卷风向真实存在的某处城镇移动。
YouTube表示,大多数视频只需要在扩展描述中添加“AI生成”标签。但对于涉及健康或新闻等较为敏感的主题视频,该公司要求创作者在视频画面处添加更显眼的标记提示。
未来几周内,观众将陆续在所有YouTube视频中看到这些标签信息。新规将首先登陆YouTube移动版应用,随后很快覆盖桌面及电视端视频。
YouTube还计划对坚持不添加标签的创作者采取强制措施。该公司表示,对于创作者没有自主添加标签的某些特定情况,YouTube会主动为其添加标签,特别是那些有可能混淆视听或误导人们认知的内容。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推出 Copilot+ PC 标准,要求配备高性能 NPU,引发 AI PC 市场格局变化。英伟达虽在数据中心 AI 领域占主导,但在 PC 端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英伟达的 AI PC 策略、NPU 与 GPU 的竞争关系,以及未来 GPU 可能在 Copilot+ 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前景。
专家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025 年可能成为 AI 泡沫破裂的关键一年。尽管 AI 仍有望在多模态模型和自动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技术瓶颈、投资回报率下降、监管趋严以及环境和伦理问题等因素可能导致 AI 热潮降温。未来 AI 发展将更注重平衡和可持续性。
研究表明,现有的公开 AI 模型在描述大屠杀历史时过于简单化,无法呈现其复杂性和细微之处。研究人员呼吁各相关机构数字化资料和专业知识,以改善 AI 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表述。他们强调需要在 AI 系统中加入更多高质量的数据,同时在审查和信息获取之间寻求平衡。
Google 推出名为 Titans 的新型 AI 架构,是 Transformer 的直接进化版。Titans 引入了神经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基于惊喜的学习系统,使 AI 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 AI 范式,推动机器智能向人类认知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