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3日,华为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终端正式发布全新商用品牌“华为擎云”,在商用领域进一步加码,把“品质可靠、自主创新、开放共创、以人为本”植入品牌DNA,昭示出持续深耕商用领域的决心。同时,华为终端商用也推出两款全新产品——华为擎云 G540与华为擎云 S540,打造商用笔记本的全新标杆。
华为终端发布商用专属品牌
当数字中国建设不断深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政企客户多场景协同办公需求持续增长,行业急需通过全新解决方案实现生产力的越级提升,助力企业提速增效。华为洞察到这一趋势后,在2022年4月20日华为终端商用办公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宣布全面进军商用领域,“消费者业务“更名为“终端业务”,覆盖商用产品和消费产品两大模块。
此后近一年时间里,华为终端持续完善商用产品布局,依托硬件和软件两大生态,不断丰富商用笔记本、台式机与显示器、平板、智慧屏、穿戴等产品品类,将消费品领域的精品体验和创新能力带到商用领域,为政府和金融、教育、医疗、制造、交通、能源等行业客户在数字化建设中构建核心竞争力,打造高效的智慧办公体验。
“擎”意为向上托举的动作,有支撑,承受住压力寓意。是担负重任、顶天立地的人,也是人手中的工具。“云”是广阔天地,充满了机会和可能,是众擎之人的最终理想、未来。其宗旨就是用华为的全场景互联、自主创新的众擎力量将客户带入到最终的“云”理想、未来。
“擎云直上,共创新境”是华为擎云品牌的理念,华为认为数字化转型不会是一个企业独立完成,而是每一个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华为擎云作为华为旗下全场景终端商用产品及解决方案品牌,致力于对业务的深入理解,提供贴合用户场景的商用终端解决方案,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理想道路上的可靠伙伴。
基于此,华为擎云定位于以全栈自主技术及商用全场景能力,与客户携手共建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未来,通过全业务场景、敏捷迭代、创新领先、开放协作的能力打造贴合客户需求的商用终端解决方案,深挖行业应用场景,让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进程。
华为擎云 S540面世
本次与华为擎云品牌一同发布的,还有华为擎云 S540与华为擎云 G540两款全新商用笔记本。其中,华为擎云 S540是面向中小企业用户的轻薄多能商用本,集轻薄便携,强大的性能配置,设备互联智慧特性等多项实力于一身,致力于为中小企业办公效能提升添砖加瓦。
华为擎云 S540机身采用铝合金材质,轻至1.39kg,薄至17.2mm,非常适合商务办公和出差场景,配有14英寸FHD护眼屏,获莱茵双重认证,降低电脑屏幕对视觉的刺激和眼睛不适感。硬件方面,华为擎云 S540最高配备i7-1260P芯片,支持扩容至48GB内存、4TB存储,同时搭载华为Metaline天线,支持Wi-Fi 6无线网络,并配有丰富接口。出于华为对品质的要求,华为擎云 S540通过了多项权威质量认证、每一台都经过60+项严格的可靠性测试,整机获得IPX1防水认证。同时,由AI慧眼、AI音效打造的智慧会议功能,多设备协同、一拉即连的超级终端功能,以及系统底层优化技术Super Turbo的智能应用加速,也为企业带来了高效、稳定、便捷、智慧的办公体验。
华为擎云 G540则是面向政府及大企业客户的智慧可靠商用本,以安全可靠的产品质量、端到端的全栈IT解决方案以及定制化的客户方案,帮忙企业构建面向未来数字化转型的稳固、安全及灵活的IT基础设施。
在华为擎云 S540 的配置和功能基础上,华为擎云 G540配备雷电4接口,可通过拓展坞实现网口、音频口、数据口、充电口及显示屏接口等的集成,进一步满足外接需求。考虑到政府及大企业更高的安全要求,华为擎云 G540历经14大项31小项的军规MIL-STD-810H测试,严苛环境依然稳固运行,并通过100万小时MTBF认证,保障产品的低故障率高品质,同时预置TPM 2.0安全芯片,可在启动、密码管理上带来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
华为终端商用产品荣获权威认可
如今,华为终端商用产品已实现了办公全场景覆盖,从政府、大型企业,再到处于转型“阵痛”阶段的中小企业,华为终端商用业务始终秉持“同路人”理念,在与合作伙伴的紧密配合下,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打造丰富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多种痛点,也因此赢得了客户、市场与渠道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华为终端商用荣获京东2022“最受企业客户欢迎的商用品牌”,华为终端商用产品也凭借安全可靠的品质和高效智慧的体验,在众多优秀产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多家权威主流科技媒体的年度大奖。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华为将继续作为“同路人”的角色,携手合作伙伴推动商用领域生产工具变革,以众擎力量帮助广大政企用户到达最终的数字“云”未来,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