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顶尖的电台DJ也总有犯错的时候,这是人的本质,无论他们的声音多么丝滑顺畅,也总会有显得突兀的时候,甚至可能打破作品的韵律。无论是小小的卡顿还是不合时宜的插入,听众总能感知到他们的存在。但往好处想,他们毕竟是人,是为我们所熟悉、友好温暖的真人。
当然,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听电台了。几乎人人都有Spotify帐号,或者是从朋友那借来的帐号。反正电台DJ早已被时代淘汰,由推荐算法生成的流媒体播放列表才是正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幸福。只要选择某种流派或者情感,乐曲就会不断播放下去,直到宇宙的尽头。在背后操控这一切的是AI,是人工智能决定下一首该播什么给我们听。
生成式AI近年来的快速兴起,让很多企业不再满足于把算法隐藏在幕后。他们想把算法带向最前沿,一方面是为了以炫耀的方式蹭一把AI狂欢的热度,另外也是为了能让算法更加个性化。得到的宣传越多,我们对AI也就越熟悉,会慢慢意识到它们不只是冰冷的代码、更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小伙伴。
作为音乐领域的王者,Spotify当然也想搭上这趟便车。于是他们决定从本周开始推出AI DJ服务,更新Spotify移动应用的beta版本即可体验,当然目前仅向Spotify Premium付费用户开放。该功能是Spotify去年公布的AI语音服务Sonantic的衍生产物。这款机器人DJ会时不时现身于不同曲目之间,向用户讲解目前听的是什么。语音的音色选取自Spotify文化合作伙伴关系负责人Xavier “X” Jernigan。生成的音频效果很棒,对数字模拟音表现得尤其出色。一般的AI生成语音往往语调怪异,说话时的节奏也经常出错。但X的语言能力很强,说起话来听感真实。虽然在念出艺术家或歌曲名字时也偶有失误,但总体上还是能保持很酷且平静的说话风格。X经常会主动提出:“今天让咱们来点爵士乐吧,先从Tommy Lehman开始。”
遗憾的是,虽然我们能从X那边听到关于乐队的趣闻或轶事,但其中永远缺少了几分温度和风格。另外,这位DJ也没办法把语气跟我们刚刚听到的乐曲联系起来。听得越多,我们越能感受到Spotify X背后的那种苍白感——这只是机器学习从庞大混乱的指标中精心计算出的结果,没有情感、没有灵魂。听AI DJ说话会引起一种极度孤独的感觉,因为你能发觉它在用尽全力告诉你它并不是人。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位AI DJ似乎非常了解我们的喜好。跟Spotify Wrapped类似,AI DJ也会访问我们的个人数据并据此给出收听建议。X非常清楚我们之前听过什么乐曲,并猜测特定歌曲能引发用户的某些情感共鸣。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点击按钮要求AI改变情感倾向,但它其实也是在乱猜,没准把用户一天的好心情都给毁了。不过必须承认,它仍然在不断学习,想根据当前时段和所在位置迎合用户心意。它仍然是Spotify收集用户数据的一种延续,只是换成了更为友好的机器人形式。我们能从人类DJ身上挑出一万个毛病,但听他们的节目至少会感觉有人在陪伴,而不至于像对着AI DJ这样越听越伤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地图将集成Gemini人工智能技术,旨在将其升级为一个"全知型副驾驶"助手。这一整合将大幅提升地图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导航体验。通过AI技术的加持,谷歌地图有望在路线规划、地点推荐和实时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这项由圣母大学和IBM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研究,开发出了名为DeepEvolve的AI科学助手系统,能够像人类科学家一样进行深度文献研究并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可执行的算法程序。该系统突破了传统AI要么只能改进算法但缺乏创新、要么只能提出想法但无法实现的局限,在化学、生物学、数学等九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都实现了显著的算法性能提升,为AI辅助科学发现开辟了新的道路。
微软研究人员发布新的仿真环境来测试AI智能体,研究显示当前智能体模型容易受到操纵。该名为"Magentic Marketplace"的合成平台让客户智能体与商家智能体进行交互实验。测试包括GPT-4o、GPT-5和Gemini-2.5-Flash等模型,发现智能体在面临过多选择时效率下降,且在协作方面表现不佳。研究揭示了AI智能体在无监督环境下的性能问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通过3331次大规模实验,系统揭示了代码训练如何提升AI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代码的结构特性比语义内容更重要,适当的抽象形式(如伪代码)可以达到与原始代码相同的效果。不同编程语言产生差异化影响:低抽象语言有利于数学推理,Python更适合自然语言任务。这些发现为AI训练数据的科学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