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assword日前宣布,将很快发布使用生物识别加密技术的1Password账户创建/解锁选项。换句话说,1Password将很快“名不副实”,不再依靠明确密码。
1Password公司首席产品官Steven Won表示:“总密钥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还不足以取代所有密码。理想的解决方案,必须能够替代所有密码——包括用来解锁1Password的密码。”
这款密码管理器的开发商在去年11月宣布,客户将能够在 "2023年初 "的某个时候通过其平台使用总密钥安全地登录到应用程序和网站。此后,1Password又在采访中证实,用户可以期待 这项新功能的浏览器支持在 2023 年春季到来。而其他多家公司也已经宣布甚至推出密码集成功能,包括竞争对手Dashlane,以及苹果、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1Password已经整理出一份所支持网站、应用程序与服务的目录,可以看到 PayPal、微软、Best Buy、Shopify、Zoho、Robinhood 等知名网站均已支持。
之所以选择总密钥这个路线,主要是考虑到传统密码正日益受到现实安全问题的冲击。其极易受到网络钓鱼欺诈的影响,可能被盗或以其他方式泄露,导致网络犯罪分子接触到用户的私人信息。
一部分用户目前已经在使用Face ID或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登录自己的1Password账户。但该公司强调,单靠生物识别技术还不足以真正取代密码——虽然这类登录功能可能更加安全,但“我们最终还是要依赖于这些技术所指向的密码内容”。
与此同时,总密钥则可使用由FIDO联盟公钥加密技术支持的完全无密码登录技术,允许用户用自有设备上的身份验证替代传统密码——例如带有Windows Hello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这类总密钥的安全性高于传统密码,其中根本不存在可以窃取或泄露的固定“序列”。
关于账户总密钥的实际发布,1Password目前只给出了“今年夏季”的模糊说明。在被问及1Password是否计划完全取消密码机制、转而支持总密钥时,Won表示“向无密码方向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会在今年夏季以可选项的形式初步推出。我们必须尊重大家的使用习惯,但1Password已经将尽快推广总密钥设定为战略目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