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个典型的微软时刻。
跟谷歌、苹果和诺基亚一样,微软曾经也想表现得很友善,但接触越多越让人难受。
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这把算是抄上了,投资的AI技术确实引领了全球。但不管真是神迹降临还是对小小突破夸大其词,总之微软迅速把成果引入了自己极为看重、但又不那么争气的Bing当中。
于是,Bing超级升级版来了,站在它背后的正是ChatGPT。
当然了,微软不可能直接全面放开。我能理解这一点,毕竟就连ChatGPT自己都常常承受不住流量。
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已经给微软的Word、PowerPoint等极具革命性的产品“捐”了那么多钱,倒要看看他们资助下的AI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于是我冲往Bing……这可是我以前从没想象过的情景。
我担心,这个简简单单的对话框只不过是科技行业在绝望之下捏造出来的“伪神”。大家应该能明白,就像自动驾驶汽车一样——确实能让世界更美好,唯一的问题就是实现不了。但没关系,我只想试试,我抱着非常宽容开放的心态,OpenAI你来吧!
我也做好了大失所望的准备,毕竟ChatGPT只是重要的第一步……而结果,也确实就是这么让人失望。
提示消息说:“只有当您存取新的Bing时,才能使用聊天模式。”所以,我先得报名加入微软新的“AI驱动应答引擎”排队名单。
是不是在这浪费我感情呢?
但来都来了,我还是很快决定加入队列。
在提交了邮件之后,我就期待着微软的“关心”很快发来:“嘿,你好吗?谢谢你每个月给我们送钱,我们会把你放在队列靠前的位置。”
但并没有,微软还是那个微软,跟盖茨时代一个样——根本就不理我。
我甚至怀疑,微软是不是借机在做社会学实验?
“加入候选队列,即可更快访问新Bing。”
我在排着呢,你检测不到吗?
于是我就一直等着申请通过,接下来的提示是“当您完成下列操作时,就会排在前面……”
不是还得额外交钱吧?好在不是,但好消息也就这么一点。
排队规则第一条:“在PC上把微软产品设为默认项。”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终于悟到了。微软老哥,你是想用一个充满噱头的AI搜索界面,强迫用户把你家产品设成默认项啊。
我的回复很简单:“微软你能不能赶紧滚?”
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把微软产品全部设为默认项就能把我在队列里的位置提前。
但微软收拾普通用户的手段可不止这些。据说还有另一种选择,也能让Bing对你另眼相看——扫描二维码下载Bing应用。
好吧,这次我屈服了。我下了个Bing应用,现在我的位置被提前了吗?好像也没有。
但系统确实提示我,它已经在队列中检查到了我的申请。
今天我本来心情挺好的,也不是我非要抱怨。但这也太离谱了吧,微软你能不能正常一点?很多朋友可能会安慰我,“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大家都这样,便对么?
但想想微软曾经称Google为“Scroogle”(近Scrooge,吝啬鬼),那用户受到的一切折磨好像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加入光荣的微软进化之路吧,大家都来,大家都一样。
或者,我们也可以让Edge和Bing有多远滚多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字节跳动团队开发了首个AI研究助手评估系统ReportBench,通过对比AI生成报告与专家综述论文的引用质量,并验证陈述准确性来评估AI助手表现。研究发现OpenAI Deep Research引用准确率38.5%,Gemini为14.5%,两者都存在陈述和引用幻觉问题。该系统为AI研究助手建立了标准化质量检测工具,推动行业发展。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台湾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ovieCORE数据集,这是首个专门训练AI深度理解电影内容的创新工具。该数据集通过多AI智能体协作生成复杂问题,采用认知分类法测量思维深度,99.2%的问答需要高层次思维。研究还开发了ACE增强技术,可将AI性能提升25%。实验显示现有AI在深度视频理解方面仍存在显著不足,为未来AI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