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一跃不过两、三英尺,即使是动物王国中那些跳跃健将也很难把成绩提高一个数量级。
但机器人可能!先前垂直跳高纪录的保持者仅勉强跳过1层楼的高度,但如今这道标线已经变成了10层楼高。成绩来自一部重量不及网球的机器人,它跳出了102英尺(31米)高,相当于从自由女神像的脚部直接蹦到眼部位置。
这项技术可能在行星探索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由于月球的引力强度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这种小型跳跃机器人能够垂直跳跃超410英尺、横向跳跃超1600英尺,由此轻松前往人类因大气稀薄/地形不稳而难以前往的样本/数据收集位置。而且这方面的探索已经起步,机器人的开发者Veritasium正在研究如何让设备自我调整以准备下一轮起跳。
这么小的机器人是怎么蹦起30多米的?视频显示,为了严格符合“跳跃”的定义,这些机器人不能像火箭那样消耗燃料、也不能像箭那样进行额外的能量转换。总之,这台机器人只能靠自身设计和结构跃起。这台机器人由四个碳纤维拱结构实现推进,这些拱结构通过松紧带系在中央的支撑轴上。
机器人顶部的瓶鼻状隔槽内装有一部电机,通过绳子连接至支撑轴。当电机启动,它会卷起绳子、缩短支撑轴长度并拉动碳纤维拱收缩。这种形态收缩就如同弹簧,当电机松开绳子后,碳纤拱的回弹就将机器人向上推起。而夸张的弹跳高度要归功于其轻的结构,最终达成的创纪录成绩不禁让人们对它在太空中的表现充满期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期末之际,OpenAI和谷歌向学生免费提供AI工具:前者短期内开放ChatGPT Plus,后者长期提供Google One AI Premium套件,助力高校数字化转型。
Together AI 最新升级其微调平台,支持浏览器零代码操作、直接偏好优化、续接先前训练任务并调整消息权重,同时新定价更低廉,旨在简化AI模型持续迭代。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 ( 如 ChatGPT ) 来提升工作和家庭的任务效率,通过优化家务分配和数字化会议记录,实现微小节时也能带来显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