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时刻保持在线的时代,少了智能手机就如同失去指路的灯塔。智能手机就是这样,随时陪伴在我们身边,在口袋里默默收发着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但这真的没问题吗?一刻离不了它,时刻盯着这块小屏幕,这就是人类的未来吗?
诚然,大家也能刻意减少开启手机的次数来缩短自己查看手机的时长,尽量让眼睛多休息一下。但如果有一款手机,没有任何屏幕,会不会效果更好?现在它来了——MyManu打造的Titan无屏幕智能手机。
到底什么是“无屏幕智能手机”呢?Titan实际上是一副支持eSim的语音控制耳机,还带有嵌入的实时语音翻译功能。所谓eSim,就是既能提供蜂窝数据、又无需实体SIM卡的移动联网方案。换句话说,这副耳机其实是把智能手机转化成了数据驱动的联网设备。
那我们能用这部“无屏幕智能手机”干点啥?根据MyManu公司的介绍,用户可以使用内置的MyJune应用拨打电话、发送消息、听音乐或其他流媒体内容,甚至可以把语音翻译成30多种语言。基本上,这就是智能手机当中“手机”的那部分,去掉了最耗时间的移动应用、游戏和社交媒体元素。
有人可能会吐槽,这劳什子是不是在搞笑?!大家玩手机,不就是想在自拍和抖音的海洋中消磨时光吗?话是没错,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视觉当然是科技乐趣中的主体,但这样的无屏幕手机也有优势,比如让眼睛多休息休息、省下更多移动流量,还有避免了屏幕上大量的细菌。另外,它的语音控制设计对视障人士也有好处。Titan手机还拥有防汗水/溅水设计,硅胶耳塞头和颈部的可调记忆连线,并通过USB-C电池盒充电。如果大家是跑步爱好者,想边运动边听音乐、接打电话,那这样一款手机肯定比传统的iPhone更轻便,也更不容易意外掉进阴沟里。
如果大家准备好接受这样一款“无屏幕智能手机”,现在你需要支付5美元成为“VIP”才能获得预订资格,后续还要再补170美元的尾款。不过这款产品在正式发售后的最终零售价是 397 美元,计划于2023年初开始发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迪拜Gitex 2025大会上,阿联酋成为全球AI领导者的雄心备受关注。微软正帮助该地区组织从AI实验阶段转向实际应用,通过三重方法提供AI助手、协同AI代理和AI战略顾问。微软已在阿联酋大举投资数据中心,去年培训了10万名政府员工,计划到2027年培训100万学习者。阿联酋任命了全球首位AI部长,各部门都配备了首席AI官。微软与政府机构和企业合作,在公民服务和金融流程等领域实现AI的实际应用,构建全面的AI生态系统。
查尔斯大学和意大利布鲁诺·凯斯勒基金会的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性解决了同声传译AI系统延迟评估的准确性问题。他们发现现有评估方法存在严重偏差,常给出相互矛盾的结果,并提出了YAAL新指标和SOFTSEGMENTER对齐工具。YAAL准确性达96%,比传统方法提升20多个百分点。研究还开发了专门的长音频评估工具LongYAAL,为AI翻译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标准。
苹果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布名为FS-DFM的新模型,采用少步离散流匹配技术,仅需8轮快速优化即可生成完整长文本,效果媲美需要上千步骤的扩散模型。该模型通过三步训练法:处理不同优化预算、使用教师模型指导、调整迭代机制来实现突破。测试显示,参数量仅1.7亿至17亿的FS-DFM变体在困惑度和熵值指标上均优于70-80亿参数的大型扩散模型。
印度理工学院团队构建了史上最大规模印度文化AI测试基准DRISHTIKON,包含64288道多语言多模态题目,覆盖15种语言和36个地区。研究评估了13个主流AI模型的文化理解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也存在显著文化盲区,特别是在低资源语言和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不佳,为构建文化感知AI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