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差旅途中,最怕电子产品出毛病。但苹果家的东西就向来比较可靠,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耳机、充电器还是操作系统,都挺稳定的。
自从今年夏天WWDC公布以来,macOS 13 Ventura的测试版就一直盘踞在我的电脑上。跟以往一样,抢先使用预览版需要有足够的胆量。但我很喜欢台前调度(Stage Manager),而且已经很久没这种感觉了。我对大部分macOS功能的采用率并不高,一般就是刚发布的时候试试,之后就忘记了它们的存在。这次不一样,台前调度还真可以。
台前调度已经在 iPadOS 上通过考验,虽然目前的测试版还有不少缺陷,但我还是对它爱不释手、甚至很少把它关掉。
启用之后,这项功能会在桌面上铺开所有已开启的窗口,其中主窗口占的面积最大,其他窗口则缩小排列在屏幕一侧。这有点像由打开的应用程序组成的工具栏,点击其中任何一个都能将其切换到主窗口位置。用户还可以把这些窗口拉出来创建一个堆栈,再批量进行缩放操作。
最让人惊喜的是,只要开启这项功能,桌面上的一切杂乱无章都会瞬间消失。而且如果这时候点击窗口最大化,侧边栏也不会再挡在窗口前。当然,这个功能还是有点问题,比如解压缩窗口一出,当前正在使用的Finder窗口就会落回侧边栏。另外,从堆栈里拉出单个窗口也不太好操作。但无论如何,台前调度仍然是多年以来苹果在提升Mac生产力方面做出的最强有力的创新。无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它已经成为我目前最爱的操作模式。
今年WWDC推出的连续互通相机(Continuity Camera)获得的评价则褒贬不一。其实我能理解批评意见,因为这项功能像是给大问题打了个小补丁,治标不治本。
从本质上讲,苹果多年来一直忽视笔记本电脑的前置摄像头,导致拍摄画面堪称惨不忍睹。新冠疫情带来的远程办公需求倒是让最近几代MacBook的摄像头画质强了不少,苹果也在努力通过调整/改进ISP优化画面质量。
连续互通相机正是为了解决老硬件的画质问题而生。大家不需要购买外接摄像头或者新Mac,而可以把iPhone作为临时的网络摄像头。说真的,iPhone的视频拍摄效果比最新一代Mac要强一大截。整个设置过程也很简单,只要在Mac和iPhone上运行相同的 Apple ID 即可。结合苹果出售的新配件,大家可以把手机直接固定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的上面,也就是前置摄像头的正上方。作为一个过渡方案,它当然不像苹果原生产品那么优雅,但在紧急关头确实能应付一下。
这就是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两项新功能。至于其他小更新,对有些朋友可能很重要,但我这里就不多讲了。Spotlight这次升级幅度不小,但我还是不习惯用它查找网络资源。Spotlight管本地文件,Google管网络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跟我一样。
苹果还努力想让桌面版Spotlight能像iPhone上那样变成一站式搜索中心。这事在手机上靠谱,但在电脑上…… 跟打开浏览器再访问Google真的差不多少。Spotlight这次提供了更精简的设计,还允许搜索照片、消息和便笺。好吧,主打的还是搜索本地信息那一套。
Spotlight还能搜索音乐和电影等娱乐内容。但我想多说一句——最方便的操作不是添加快捷方式吗?只要把应用图标摆在工具栏里,一样能省下宝贵的时间。
Safari也没有错过Ventura这班更新专列。我就明说吧,Chrome的云账户同步功能太好用了,所以没有任何浏览器能跟它匹敌。Safari的最大更新是共享标签组,允许用户直接分享存好的标签。大家还可以根据特定主题创建子标签组,并通过消息和邮件发给其他人。
Ventura也进行了一项安全大修,就是通过Passkeys实现了端到端加密登录功能。这基本相当于Google提供的密码管理器,而且还支持非苹果设备,这点挺好的。
再来看信息(Messages)应用中的新功能,现在大家可以取消刚刚发送的消息,或对其进行编辑。在编辑时,该消息将以对话框的形式打开,供用户直接输入。但请注意,信息应用会保留编辑记录。编辑后的消息会带有“已编辑”标签,单击后可显示最早的原始内容。
SharePlay现在可在信息应用中使用,供用户一起观看电影或听音乐。其他协作工具还包括通过应用程序共享笔记、提醒信息等。照片应用也添加了不少新的共享选项,包括一款最多可支持五名成员的群组协作工具。
系统设置在更新之后也跟iOS更像了。新的设计无疑简化了操作流程,让iPhone用户能更快上手苹果家的桌面操作系统。macOS和iOS正在继续趋同,这也符合苹果的整体发展思路。
最后一项值得注意的功能就是Freeform了。苹果一直想要拿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白板工具,据说这项功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另外,Ventura现已开放免费下载,但只适用于2017年及之后生产的Mac设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