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取代人类不远了?亚马逊机器人再升级

亚马逊的新型机器人每小时可处理1000件货品。

2019年,亚马逊(Amazon)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预测,在未来十年内,机器人系统将先进到足以像人手一般灵活抓取物品。如今三年过去,亚马逊似乎在这个目标上取得了喜人的进展。

该公司最近在它的Amazon Science网站新闻稿中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出一种新的“抓握”型机器人系统,也许未来它能在亚马逊的仓储体系内替代人类完成大量工作,或者至少帮助工人消解掉不少劳动强度。

离取代人类不远了?亚马逊机器人再升级

在如今的零售和电子商务领域,仓库自动化这个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亚马逊这家全美最大在线零售商兼第二大私营部门雇主来说,情况更是如此。Recode在今年6月曾报道,亚马逊内部的研究报告预测,如果该公司不推进一系列彻底变革——包括提高仓库的自动化程序——那么到2024年公司很可能无法在美国招到新的工人。

与此同时,工会决议在史坦顿岛的投票中历史性胜出,再加上即将于10月在纽约州北部举行的另一场工会选举,也许亚马逊内部很快就会酝酿出工会组织。劳工活动人士长期以来一直认定,亚马逊很可能会提升自动化水平以应对工会方面提出的要求。

在亚马逊发言人提供的一份声明中,该公司机器人AI总监Siddhartha Srinivasa表示:“我们掌握着难得的机会,有望推进机器人操纵科学,借此让员工和客户双双受益。我们在机器人和技术方面的投资,正帮助亚马逊的工作岗位变得更好、更轻松、更安全,也将为员工创造新的职业机会。”

但这里讨论的机械臂绝不像大家脑海中想象的那般时髦又科幻。目前的概念验证机仍然使用现成的金属夹钳,离未来感十足的抓取机械手还很遥远。但它已经能够每三秒捡起一件新物品并放置在金属导槽上。亚马逊表示,按照视频中的速度,该机器人每小时可以抓取1000多件货品,其挑选和放置货品的速度可以达到人类员工的好几倍。无论是一盒蜡笔、装着调味粉的小瓶还是一把扫帚,该机械臂都能无需人为指导而轻松抓取和放置。机器人通过多个摄像头“观察”面前的各种物品,并借助机器学习技术判断拾取当前物品的最佳方式,另有算法引导机器人准确遵循操作轨迹、在拥挤的场景下也不会碰撞或损坏货品。初步测试还发现,与亚马逊试用过的其他操纵机器人相比,这款新机型处理某些特定产品时的损坏率要低得多。

这段视频和其中的机器人系统,都是去年年底由亚马逊技术人员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下测试得到的。这台原型机器人只能移动重量在2磅以下的物品。根据亚马逊发言人Xavier Van Chau的解释,在此次测试中,该机器人需要处理重量范围以内的几百种不同物品,而且成功拾取并移动了约95%的物品。总体来看,2磅以内这一重量限制大约已经能够涵盖亚马逊在售商品中的一半。当然,该公司还在努力寻求能把这些货品放入寄送箱的解决方案。也许后续将夹钳配件跟吸盘相结合,再对AI系统做出针对性训练,就能让机器人明白该用哪只“手”操作哪种货品。

目前还不清楚亚马逊要到多久之后,才能开发出能够处理绝大多数货品的机器人。但最重要的是,问题的核心已经从“能否”变成了“何时”。当“何时”变成“现在”之后,自动化时代也将正式步入新的阶段。至此,我们也将了解新一代仓库机器人能不能像人一样牢牢抓住货品,甚至把活干得比人更漂亮。而新技术对这部分工人及其岗位会造成怎样的冲击,也将在那时揭晓答案。

亚马逊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对这条道路充满信心,而且认定目前仓库中其他类型机器人的使用方式已经为自动化升级奠定了基础。今年6月,亚马逊公布了一款名为“Cardinal”的机器人原型系统,该系统能够抬升和分类已经打包完成的货品。该公司声称:“这种抬升和翻转大型/重型包裹或复杂外形货品的能力,有助于降低人类员工在狭窄空间中的受伤风险。”亚马逊还提到,该系统将在2023年内被逐步引入各配送中心。去年,亚马逊公司曾推出过另一款名为“Robin”的机械臂,功能定位跟Cardinal差不多,只是专门负责处理较轻的包裹。不过亚马逊公司发言人Van Chau拒绝透露关于Cardinal或Robin机器人的部署细节。

亚马逊在机器人领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当初以7.75亿美元收购Kiva公司。在之后的十年间,亚马逊先后推出超过50万台仓库漫游机器人。同一时期,亚马逊还雇用了超过100万名工人,用以证明其并没有利用机器人系统淘汰人类员工的意图。

亚马逊公司在最近的一篇博文中表示:“自收购Kiva之初起,我们从来不会对人和技术粗暴进行二元割裂。相反,最重要的是让人员和技术安全和谐地协同工作,为我们的客户提供良好服务。我们目前仍然秉持着同样的愿景。”

Kiva机器人确实让亚马逊的不少仓库工作变得轻松易上手。对于拣货员或堆垛员们来说,这些机器人能够在固定的工作站上将货架运送到他们手中,这样员工们可以一直待在工位上,不必跑来跑去。而在Kiva时代之前,亚马逊的员工们每天要步行10到20英里,不断把商品放上或拿下一个个货架。

但Kiva机器人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机器人普及之前,拣货员的绩效目标可能是每小时处理100件货品。但在机器人被引入之后,亚马逊将绩效指标拉升了一倍。为了满足绩效要求,员工们被迫匆忙提速并导致工伤率增长。

亚马逊在测试中希望机器人完成的任务,例如新视频中的“抓握”机器人,明显跟目前的员工任务有了更直接的重合。这台机器人就像亚马逊的拣货员或堆垛员一样,从一个位置拿取商品并快速放置到另一个位置,全程保持货品完好。也就是说,这台机器人原型虽然每小时能完成1000件拣货,大概是人类拣货员常规速度的三倍,但二者还不能直接比较。人类拣货员需要从杂乱的货架里选出货品,有时候还得踩上踏脚凳才能取到最高一层的货品;而堆垛员负责把每件商品放进移动搁架上的开放空间。相比之下,新的演示机器人只需要从一个开放空间拿货,再放置到另一个开放空间,难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亚马逊发言人Van Chau表示,视频中的原型机器人还没接触过真实仓库,也没有像人类员工们那样从货架上挑选过货品。

尽管如此,新视频还是引起了机器人专家们的关注。作为《Rule of the Robots》等多本机器人技术论著的作者,Martin Ford表示,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亚马逊的这台最新机器人原型在真实仓库中的表现如何,但它似乎表现出了“显著进步”。随着这类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资金雄厚的初创企业都在尝试开发机器人系统以解决这种相对精巧的抓握操作。Ford强调:“这个问题终将得到解决,而且速度会比大多数人预期的更快。”

在Ford看来:“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亚马逊仓库及其他类似环境中的劳动力密度将大大降低。”

亚马逊则坚称,机器人将跟人类员工继续在仓库内协同配合。不过机器人专家们普遍认为,终有一天问题会摆在各家企业面前:到底是继续坚持形式大于实质的人机配合,还是果断用机器大面积取代人类。

来源:Recode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2

10/13

10:11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