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QA相对论」,获取「元宇宙」更多情报-
未来的社会生活可能会完全脱离我们的一切想象。疫情、动荡,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我们自愿或被动地以更加灵活开放的心态审视新的局势。
科技企业一直在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新技术,希望在意见影响力与市场份额两个层面有所建树。回想一下疫情流行前那糟糕的视频通话质量,再看看如今「丝滑顺畅」的体验,万恶的新冠病毒在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确实加快了竞争与创新速度、让新功能的发布周期从过去的一年缩短到了如今的一个月。
视频会议是一直是在不同团队之间建立协作与联系的纽带。然而,疫情隔离期间的体验也告诉我们,视频会议在很多方面仍然效果差、质量低。视频会议可以承载正式会谈,但却代替不了休息室里的闲聊、走廊上的讨论,也没法帮助我们拓展组织内外的人际关系。(一个人说话,一百个人听,这样怎么交朋友?)
于是乎,元宇宙就成了2022年广受关注的下一个技术爆款。Facebook为了显示自己「梭哈」元宇宙的决心,甚至干脆把公司名称改成了Meta。改头换面的Meta当然希望找到将元宇宙技术引入工作场所的方法:其Horizon Workrooms让用户得以佩戴虚拟现实(VR)头显参与到办公室会谈中来……好吧,虽然在脑袋上压个重重的设备着实难受,但至少比常规视频会议还是进了一步。
另一方面,微软也在努力让元宇宙有所作为。2022年,Microsoft Teams用户将可以用自己的3D头像替代真人影像。从好的方面来说,我们不用精心梳洗也能直接坐在镜头前了。但也必须承认,总是顶着个动画头像可能会扭曲我们的心智,让我们接受不了自己那远不完美的真实形象。
01
/四款元宇宙办公工具/
不少初创企业也在积极开发虚拟办公工具,目前正在免费试用。下面来看我个人的最大推荐。
1. Gather
Gather诞生于新冠疫情之初,能帮助用户在2D背景下通过立体音频和视频轻松实现远程协作。它的界面布局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塞尔达传说》游戏,用户可以用光标键在笔记本电脑上显示的虚拟环境中自由移动。在接近另一个人时,音频和视频就会切入,整个交流过程非常自然顺畅。而在加入一群人时,就能看到他们并听见对话内容,大家可以选择留下或者走开。(这可比之前提到的一个人说、一百个人听强多了。)
虽然Gather这种塞尔达式的桌面体验确实很舒服,但也难免会分散大家工作的注意力。而且它在非移动设备上的表现也要差得多。无论如何,请大家先设定正确的体验预期。所以我建议大家先从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起步,用纯粹的好奇心探索这款年轻的元宇宙工具。
Gather最强大的功能之一在于构建自定义环境。例如,我的一些同事就用它重建了Red Hat芝加哥办事处。用户可以走向同事的隔间,敲门发出提醒,之后很自然地开启一段对话。当然,大家也可以到休息室去搞搞集体社交。Gather甚至能提供线上活动体验:我的一个朋友就在这里举办了为期数天的务虚会,还在里面设计了展览室、品酒室等等。
2. Branch
Branch看起来、用起来都很像Gather,同样允许用户自由创建并探索2D世界。它的主要区别在于只支持音频,不支持视频。在这里,用户不是塞尔达式的动画人物,而是一个带着人脸的球体,它的嘴巴会根据你的发言自动匹配口型。Branch默认关闭摄像头,所以不像露脸的朋友们有福了。但如果愿意,您也可以随时启动摄像头,完全没问题。
3. Wonder
Wonder允许用户创建起简单的协作环境,而且这种简单性是有意为之。其中提供的元素不算丰富,我们从空白的画布开始,为特定对话创建相应的主题区块。当然,用户也可以创建破冰问题,帮助并引导用户找到最适合的讨论对象。用户可以在各个主题区域内加入对话圈,并在不同对话圈间移动。凭借着干净、简单的界面,Wonder可能更适合那些工作风格比较传统、或者基于特定主题的线上活动。
4. NOWHERE
NOWHERE对前三款工具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因为它是三维的。NOWHERE中提供多种制作精美的预置3D环境,您可以轻松进行自定义。用不着太多3D设计经验,大家就能为用户创造出极具视觉吸引力的办公场景。
除了技术专家之外,NOWHERE的初创团队还吸纳到不少线下策展专家。所以一用起来,它就给人一种专业的感觉。与线下的展馆活动一样,NOWHERE也能为我们建立起线上展览馆,其中可以随意放置各种艺术品和企业影像。它的3D导航系统不难上手,还提供立体音频播放功能,所以我们可以邀请一位或多位DJ播放音乐来调节气氛。有宾客前来,活动工作人员可以上前招呼,向对方简单介绍导航须知、并引导他们快速加入交流。
作为NOWHERE预置场景的代表,我想聊聊大屏幕剧院。大家可以在这里播放自己的电脑桌面、放映视频、演示幻灯片或应用程序等。幕前的舞台也可以随意使用,相当灵活。
跟Branch不同,NOWHERE会默认开启摄像头。这也是设计上的考虑,开发者觉得部分用户开视频、部分用户不开会影响到社交平衡。另外,默认开启摄像头也有助于线上空间的健康运行。
02
/元宇宙只是「起点」/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我预期看到更多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能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体验。也欢迎大家跟我一起找寻与同事、合作方和客户建立联系的新方法。在这场关于工具和技术的探索之旅中,好奇心与成熟的心态一定能成为我们最好的伙伴。
-关注公众号「QA相对论」,获取宇宙翻译局更多情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