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这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国内一流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承载了保护和传播北京地区历史文化的重任,是新北京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自2019年12月首博推出“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以来,展期已超过一年,该展览以观众的视角展开创作,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展示内容,吸引参观者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并通过定制化的互动性社教活动,实现了开放创新、多元融合、集万千智慧于一展。
4月26日,“承古拓新·创意中轴”首博“读城”展——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启动仪式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本次赛事由主办方北京首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支持单位戴尔(中国)有限公司,首都博物馆作为指导单位共同发起,希望通过设计作品征集活动将中轴线文化遗产数字化、年轻化,以科技助力文化创新。首都博物馆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杨丹丹、戴尔大中华区市场部总经理石峰、戴尔大中华区商用终端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桃乐姗、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张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导聂影等出席当天的启动仪式。

作为首博这一广受好评展览的延续篇,本次“读城”展——北京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旨在邀请建筑、工业、平面、影视美术、视觉、文创等创意类人才参与,通过更多元、更具创新的形式,以无限的创意灵感,推动文化传承,引导公众从多方面解读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让国内外人们从更多维的视角了解中国。

首都博物馆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首都博物馆读城展发起人杨丹丹在发言中谈到:“首博‘读城’系列展览已举办了三届。这一届,我们以《探秘北京中轴线》为主题,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恒久神韵。作为这一展览的延续,我们很高兴可以与戴尔合作,共同为青年设计师搭建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平台,希望帮助他们通过科技的加持尽情展示才华与创意,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魅力、生生不息。”

戴尔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市场部总经理石峰表示:“以科技赋能中国经济文化创新发展,是戴尔‘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柱。我们希望通过支持此次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以我们的数字化能力推动文化传承,助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内涵。”
文化强国、数字中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促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大势所趋。此次戴尔携创意π系列PC与首博文化,共同通过首博“读城”展——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活动,进一步促进科技与创意的融合,一同寻找新一代中轴π的先驱者。

“π代表的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穷无尽没有重复,就像创意者头脑中的灵感,源源不断,坚持新鲜原创,拒绝重复雷同。” 戴尔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商用终端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桃乐姗表示,“我们推出的创意π系列PC正是希望可以帮助设计师人群激发灵感,为创新提供不竭动力。通过此次与首博和首博文化的合作,我们也期待能够和参赛者一起,用科技和创意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文化创新贡献力量。”
戴尔多年来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长期助力中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关注文化创新。通过支持“承古拓新·创意中轴”首博“读城”展——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活动,戴尔与首博文化一道助力青年设计师们以创新思维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以科技之力助文化“承古拓新”。
桃乐姗补充道,文化是我国的软实力,国家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数字化能力推动文化创新也是戴尔在中国的重要责任。北京是历史古都,北京中轴线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我们相信通过数字化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希望和首博这样的国内一流博物馆一起,呼吁大家关注文化,关注文化创新,关注用数字化的能力推动文化创新。

本次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活动设置了“未来视觉”、“拓新产品”、“紫微艺术”三组奖项,分别征集二维形式作品、视频类作品以及建筑、艺术装置等三维形式作品。此外,还设置优胜奖、人气奖、“牛”转乾坤幸运奖,参赛者可通过戴尔商用客户端解决方案微信公众号、活动同名官网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参与者有机会获得戴尔提供的定制版移动工作站、戴尔定制大礼包、无线鼠标等奖品。创意作品征集从4月26日开始,截止到6月25日。最终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在首博展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周一发布了旗舰模型Opus 4.5,这是4.5系列的最后一个模型。新版本在编程、工具使用和问题解决等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是首个在SWE-Bench验证测试中得分超过80%的模型。同时推出Claude for Chrome和Claude for Excel产品,分别面向不同用户群体。Opus 4.5还改进了长文本处理的内存管理,支持付费用户的"无限聊天"功能,并针对智能体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将与OpenAI的GPT 5.1和谷歌的Gemini 3展开竞争。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
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AI公司耐能发布新一代KL1140芯片,这是首款能在边缘端运行完整变换器网络的神经处理单元。该芯片可将大语言模型从云数据中心转移到便携式本地设备中,四颗芯片组合可实现类似GPU的性能,支持1200亿参数模型运行,功耗降低三分之一至一半,硬件成本减少十倍。
360 AI Research团队发布的FG-CLIP 2是一个突破性的双语精细视觉语言对齐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中英文并进行精细的图像理解。该模型通过两阶段训练策略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在29个数据集的8类任务中均达到最先进性能,特别创新了文本内模态对比损失机制。团队还构建了首个中文多模态评测基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智能商务、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