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想集团发布2019/20年暨第四季度业绩并举行媒体沟通会。在当天的媒体沟通会上,刘军表示,上个财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受大环境尤其是疫情影响,中国整个PC市场一波三折,但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出现向好势头,上个月已经看到非常明显的反弹。
“PC作为生产力工具,市场表现与经济大势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之一。我认为,这个季度包括下个季度都会非常不错,我们对今年PC市场的表现持乐观看法。”他说。
刘军进一步表示,不管是To C还是To B市场都是有机会的。他说,To C市场目前看到的是家庭的实际需求在在线教育领域的机会;To B市场当下的机会是在线办公,许多企业都在讨论是不是可以把居家办公、在线办公“常态化”,目前笔记本的采购比台式机强劲很多。此外,他认为,新基建的推进也将带动PC市场向好。
联想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上个财年实现营业收入3531亿元,税前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19%创历史新高。联想中国区承接集团3S战略变革,PC营业额市场份额达到39.3%也创出历史新高,此外智能物联转型业务中智慧服务营收突破50亿元,增速高达34.4%。
据介绍,2017年联想中国区启动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升级PC业务模式直达客户。转型至今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严酷的PC市场环境下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凸显了巨大价值,保障了PC业务跑赢大市,创下历史新高。
疫情期间,全网营销和独具特色的OMO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零距离直接触达客户,有效满足了“居家生产力”的迫切需求。数据显示,在联想第四财季(1月-3月),消费PC线上营收占比大幅增长62.8%,占到线下和线上总营收的74%。
此外,同步开启的智能物联转型业务经过两年多时间,营收已经占到中国区总营收的近10%,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推动联想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目前,智慧服务业务已助力打造了上海嘉定“雪亮工程”、北京延庆国家“互联网+”智慧能源、海南“文昌智城”、陕西智慧能源、陕西梁家河智慧农业等涵盖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农业等行业的智能化转型项目。除了智慧服务业务的大幅增长,联想中国区商用IoT营收在上个财年增长75%,智慧教育增长超4倍。
此前刘军曾表示,将紧紧抓住新基建、在线经济等机会,加速转型、构建生态,在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教育等已经突破的领域实现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复制,推动“智慧创造新价值”,助力经济发展释放新动能。
另据透露,联想中国区已经于5月8日启动“联想智慧中国行”系列活动,将在全国展开百场线上线下论坛,携手行业合作伙伴共建生态,推动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