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商用办公频道 03月01日 北京消息(文/黄当当):Skype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其具备IM所需的功能,比如视频聊天、多人语音会议、多人聊天、传送文件、文字聊天等功能。它可以高清晰与其他用户语音对话,也可以拨打国内国际电话,无论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均可直接拨打,并且可以实现呼叫转移、短信发送等功能。
如今,Skype软件经常被用来进行网络会议,在疫情期间,更成为不少企业的首选。但也有不少人踩了雷。
通过点击Skype会议分享的链接,进入二跳页面,但是当你选择下载Skype时,却被“告知App不可用,目前您所在国家或地区尚不提供此App”。
这是什么情况?而转到App Store搜索,但首先显示的又是一个叫“GroupMe”的应用,还有一个Skype for business的应用,简直让人崩溃。
相信很多用户跟我一样,被Skype手机端应用搞得一头懵。但是,Skype与Skype for business并不是一款软件,前者是个人账号,后者是企业账号,并且平台上互不相通。
如何避免这些雷区,尤其是在企业内部,保证高效率远程协作进行,那就是在桌面端使用,老老实实在电脑跟前,你会发现Skype还挺神奇。
注:由于Skype中国区无法下载,评测将着重围绕Skype桌面版的体验。
Skype:远程会议高效体验
在官网下载Skype桌面版,安装后创建Skype账号,进入简单的音视频设备调试,便进入Skype登录页面。
创建一个会议,可以分享会议链接邀请人员加入,即可开启视频/音频会议。与微信区别在于,无需先添加对方为好友直接进入会议,在会议过程中,可随时打开/关闭摄像头,无缝切换。
在会议过程中,可通过Skype发送文件、照片和视频,不限大小,只要将文件放入或添加到Skype聊天框中。
此外,在小组讨论或者对外宣讲时,PPT展示也十分便捷,通过点击右下方的按键,选择共享屏幕,即可与聊天对象共享电脑屏幕,打破空间的限制。
除了群体会议,Skype更为出色的是网络电话,可拨打手机和座机,发送短信等,并且还支持群组通话,最多可添加25个通话方,让团队协作更高效。
在一对一聊天中,Skype同样加入阅读回执,查看对方是否已读消息。
Skype for business :更适合企业
前面提到Skype,这里再着重介绍一下微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Skype for business,如同它的命名一样,更适合To B办公,并且中国区支持Skype for business手机端下载。
在Skype for business界面,可以看到类似Skype功能,但在多人群聊中功能更强大,比如不仅能共享桌面,还可以共享指定窗口,共同创作Office 文档,加强了员工远程办公的能力。
并且,更为让人震惊的是,如果你登录Outlook网页版,你将收到Skype for business的弹窗提示,这就意味着,无论是你是否登录Skype for business账号,你都会在Outlook中收到消息提示,再不会漏掉信息,并且可以在Outlook界面直接回复。
但我们在使用中也发现一个问题,即Skype for business桌面端虽与Outlook网页版消息打通,但Skype for business桌面端却并没有与手机端消息同步,也就是说,在电脑上的聊天记录,并不会同步到手机端上,略显尴尬。
总的来说,在我们体验Skype/Skype for business一周中,语音通话十分稳定,语音质量良好,桌面端操作简易,接入会议快捷,但很可惜,中国区不支持Skype手机端下载,在移动办公体验上打了折扣。
疫情期间,如果在家SOHO,Skype网络通话是一款Team Work不错的办公工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