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价值五万六人民币的白皮书报告,它的“浓缩版”却意外在CES预展前免费公开了。
这是身临CES2020 Tech Trends主题演讲才有的惊喜。
CES主办方The 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s (CTA's)完成了一份全球消费科技市场2018-2023预测报告,其中2020年的预测,则在今年CES媒体日上首次对外公开,给出全球电子消费产品的核心预测数据和分析。
消费级技术领域正在发生什么?
CTA给出的答案是IoT——或许你认为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但答案却是智联网(Intelligence of Things)。
另外一个重要的趋势,5G。
未来每年5G手机在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呈现递增,今年会有接近2亿台5G手机出货。
而5G浪潮将以企业为主导,覆盖智能建筑,物流、跟踪与车队管理,网络容量,智能农业,智能测量等领域,特别应用在远程医疗保护,交通安全与控制,自动化智能电网,工业应用与控制,远程制造、训练与手术等典型场景。
因为5G具备极高可靠性、极低延迟、极高可用性。
比如在农业领域,借助5G,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食品安全难题,设立自动化农业设备,构建预测型农业,建立微气候观测站。
未来的5G农场,将充满着智能谷仓、无人机与土壤传感器、卫星与地面连接、联网农户、农用机器人、离线分析平台等应用。
此外,CTA还公布了CES2020最近趋势:
人工智能的消费化进程——机器学习、终端设备、新兴科技崛起、智联网等。
联网智能——8K UHD电视普及,提升AI芯片;智能门铃将会支持人脸识别。
智能家居——正在增强人们家庭生活,比如 语音激活型水龙头、 智能镜子、智能淋浴。
以下是全部30页PPT: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人工智能机构与阿里云发布全新大语言模型Qwen-Sea-Lion-v4,专门针对东南亚语言和文化特色进行优化。该模型结合阿里云Qwen3-32B基础模型和大量东南亚地区数据集,在东南亚语言模型评估榜单中位居开源模型首位。模型支持119种语言,能在32GB内存的消费级笔记本上运行,采用字节对编码技术更好处理非拉丁文字,并具备3.2万词元上下文长度,可执行文档级推理和摘要任务。
中科大联合快手等机构推出VR-Thinker技术,首次实现AI视频评判员的"边看边想"能力。该系统通过主动选择关键画面、智能记忆管理和三阶段训练,在视频质量评估准确率上达到75%-82%,特别擅长处理长视频场景,为AI视频生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AI智能体是下一代业务自动化工具,不仅能对话交流,还能执行复杂任务。与ChatGPT聊天机器人不同,它们可在最少人工干预下规划并完成工作。文章介绍了五个高影响力应用:自动化客户服务解决方案、销售CRM管理、合规自动化、招聘筛选与排程、市场情报报告。这些应用都具有重复性工作流程、依赖结构化数据、遵循可预测规则等特点,能够释放员工宝贵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微软研究院发布BitDistill技术,通过三阶段优化将大型语言模型压缩至1.58位精度,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实现10倍内存节省和2.65倍速度提升。该技术包括模型结构稳定化、持续预训练适应和知识蒸馏传承三个关键步骤,解决了模型量化中的性能衰减和规模化问题,为AI模型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高效部署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