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到公司,冲杯咖啡,打开电脑,企业员工忙碌的一天正式拉开帷幕。电脑是企业员工日常办公中非常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在一众商用PC品牌中,戴尔Latitude牢牢占据着一个席位。
从1994年第一台戴尔Latitude笔记本诞生,用打破行业纪录的8小时续航时间让职场人士能够走出办公室;2000年第一台搭载内置Wi-Fi模块的Latitude笔记本让人们抛开网线的束缚,感受真正的移动办公;2005年的Latitude笔记本瘦身到2.5磅,开启了商用轻薄本的时代。直到今天轻薄小巧、续航持久且功能强大的全新Latitude系列商用笔记本,Latitude用25年的不断创新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发展为新时代的生产力带来的每一个变革瞬间。
25年以来,Latitude产品都是全球商用客户的领先选择,为他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可靠性及支持,Latitude产品为商用客户的日常办公提供了便利,可以让他们HOLD住各种复杂多变的办公场景,也可以更加高效的开展工作。Latitude善于倾听用户的声音,不断吸收用户的反馈并将其用于产品的设计与改良之中。针对更小的工作空间而缩减产品体积,Latitude系列不断推出更加小巧轻便的商用笔记本产品;续航方面,Latitude系列产品一直以“超长续航”为主打卖点之一,全新的Latitude 7400二合一商用笔记本产品待机时间长达26小时,真正实现全天候续航的愿景。Latitude系列还贴心的为用户准备了很多便利的功能,全新Latitude7400、Latitude5400等机型配备了红外摄像头,支持Windows Hello功能,可以“刷脸”登录;Latitude 7400二合一还支持Express Sign-in功能,它是戴尔和上游供应链软硬件结合的一项技术,有了这项技术,当用户离开电脑后,系统会自动锁定,用户回到电脑旁边时,传感器会感应到用户并自动亮屏,配合人脸识别自动登录系统,这都是戴尔为提升用户“智能体验”做的尝试。Latitude系列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持续引领商用产品设计的潮流,以求给商用客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选择。
Latitude系列产品积极进取、奋力开拓,这是Latitude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在Latitude25岁生日之际,戴尔于近期开启了Latitude 2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第二弹——#我的本 我命名#Latitude商用本中文昵称有奖征集活动。
为什么要为Latitude起“中文昵称”呢?昵称是对挚友的独特认知、也是喜爱的另类表达。在中国,中文昵称叫起来会让人感到更加亲切,更接地气。25年来,戴尔Latitude陪伴众多职场人走过千万种专业时刻,每个人对它的青睐,都截然不同。
从“你”的视角出发,来为Latitude起个好听又形象的中文昵称吧!我们诚邀职场精英们,请开启你们的脑洞,尽情发挥创意,参与“我的本,我命名”Latitude昵称征集活动!通过下方链接登录“我的本,我命名”专题页,参与活动。提交昵称创意,参与抽奖,还可邀请好友投票打Call,赢取更多大奖!
活动详情请戳:http://www.zhiding.cn/special/latitude_Q3_name
你的专业本,由你命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达50.24%,首次超越Windows 10的46.84%。这一转变主要源于Windows 10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企业用户加速迁移。一年前Windows 10份额还高达66.04%,而Windows 11仅为29.75%。企业多采用分批迁移策略,部分选择付费延长支持或转向Windows 365。硬件销售受限,AI PC等高端产品销量平平,市场份额提升更多来自系统升级而非新设备采购。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液态基础模型突破传统变换器架构,能耗降低10-20倍,可直接在手机等边缘设备运行。该技术基于线虫大脑结构开发,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性能基准测试中已超越同等规模的Meta Llama和微软Phi模型,为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和低延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