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三方应用获取用户手机各种权限的情况,相信国内大多数安卓用户都不陌生。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小米公司于2018年便对此情况有过深入思考,并响应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号召,加入移动安全联盟(MSA),起草《移动智能终端补充设备标识规范》,应对IMEI码容易被篡改和冒用的信息安全问题,确保用户数据隐私不被泄露和盗用。
本次由小米起草的《移动智能终端补充设备标识规范》适用于小米、华为、OPPO和Vivo四家联盟厂商,并且计划推广到更多手机厂商和智能硬件设备领域。主要涉及到四种设备标识符:设备唯一标识符(UDID)、匿名设备标识符(OAID)、开发者匿名设备标识符(VAID)和应用匿名设备标识符(AAID)。其中匿名设备标识符(OAID)将彻底取代手机IMEI码,第三方开发者将无法再获取用户手机IMEI码,极大程度降低第三方应用通知栏PUSH及广告信息骚扰。
记者了解到,小米OAID在设备首次启动时立即生成,用户可以自行开启、关闭和重置。2018年下半年,MIUI10稳定版系统已经支持补充设备标识体系,目前有80%的小米手机设备可以支持OAID的获取。在保护用户隐私的情况下,小米正在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服务生态。
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小米始终秉持最严格的执行标准。如今,小米已经在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售卖,在用户数据保护上一直以欧盟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此前,小米公司副总裁、数据隐私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安全隐私是个无底洞,投入再多也不算多。对一个公司来说,任何不注重安全、不尊重用户隐私的行为都无异于自掘坟墓。”
随着移动安全联盟(MSA)成立,以及未来《移动智能终端补充设备标识规范》的落地执行和普及,不仅对用户使用手机体验带来极大提升,也能够给第三方开发者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高速发展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