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商用办公频道 08月08日 北京消息(文/陶婧婕)
多年前,能提供服务器处理器的厂商只有英特尔与AMD;
多年前,AMD曾占据x86服务器市场25%的份额;
多年前,AMD曾淡出X86服务器市场……
2017年,AMD带着满满的信心与决心踏上了x86服务器市场的回归路,其发布了EPYC(霄龙)7000系列高性能数据中心处理器,并得到了众多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支持,HPE、戴尔、华硕、技嘉、英业达、联想、曙光、微软、红帽、VMware等厂商也纷纷加入AMD EPYC阵营中。大众普遍认为,AMD重回服务器处理器市场是一大利好,因为客户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自2017年EPYC(霄龙)问世以来,AMD在服务器芯片的市场份额已从2017年的0.8%提升到2018年底的3.2%。另据Digitimes预测,到2020年底,英特尔的市场份额将下降到90%以下。AMD EPYC成长速度有目共睹。
时隔2年,今日,AMD带着新品第二代AMD 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持续冲击数据中心市场,新品在产品性能、价格等方面都极具竞争力。
AMD总裁兼CEO苏姿丰博士表示:“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为多种工作负载提供创纪录的性能,并显著降低总体拥有成本,为现代数据中心树立了新标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级、云和高性能计算客户纷纷采用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以满足其最苛刻的服务器计算需求,我们领先的服务器处理器正在加速部署。”
7nm工艺、Zen2核心的第二代AMD 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
AMD在推出第一代EPYC处理器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此基础上,AMD加大马力,顺势快速更新产品,推出第二代AMD 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图谋更大的市场版图。
第二代AMD 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继承了上一代产品的优良基因,拥有更高的性能以及性价比,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效益,其专门为现代数据中心工作负载而设计,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功能组合。
对于企业数据中心,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比同类产品带来了高达83%的Java应用程序性能提升,高达43%的SAP SD 2 Tier性能提升,并创下了Hadoop实时分析性能的世界记录;对于现代云计算和虚拟化工作环境,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提供了创世界记录的虚拟化性能,重新定义了数据中心的经济性;对于高性能计算,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提供了一个完美组合,包括:创纪录的浮点性能,同类产品最高的DRAM内存和I/O带宽,以实现超强的HPC负载;高达2倍的计算流体力学性能,以及最高可提升72%的结构分析性能。
AMD本次共推出了19款第二代AMD 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产品,具体型号如下图:
第二代EPYC处理器是全球第一个7nm数据中心处理器,其在每个SoC上最多提供64个“Zen 2”核心(比上一代翻了一倍),与上一代相比,每个核心的服务器工作负载IPC性能提升高达23%,L3缓存最多增加4倍,在多种工作负载下最高能将总体拥有成本(TCO)降低50%。下一代AMD Infinity架构突破了x86性能和计算能力的界限,让客户能获得同类产品最高的I/O和内存带宽,包括PCIe 4.0接口。安全方面,提供了“硬核”芯片级嵌入式安全子系统,以及安全内存加密和安全加密虚拟化等高级安全功能,帮助客户保护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和数据。
第二代EPYC处理器的插槽与上一代产品平台兼容,客户可以平滑过渡。
AMD和他“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
单打独斗不是AMD的风格,AMD非常注重加强与生态系统的合作,因为整个生态系统是AMD的基础。
目前,AMD EPYC生态系统持续壮大,迄今已经有超过60家的合作伙伴,包括技嘉和QCT等原始设计供应商,博通、美光、赛灵思等独立硬件供应商(IHV),并得到了微软和多个Linux操作系统供应商的支持。Canonical、RedHat和SUSE等Linux操作系统已经与AMD合作,针对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在数据中心的应用进行了广泛测试和验证。这帮助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拥有比与第一代EPYC处理器超过2倍的开发平台。
除此之外,在第二代AMD 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的发布会上,多家客户和合作伙伴与AMD 一起登台,共同宣布新的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的部署情况:
• 谷歌宣布他们已经在内部基础架构生产数据中心环境部署了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并且还将于2019年晚期,在谷歌云计算引擎上支持基于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的全新通用计算机;
• Twitter宣布他们将于今年晚期在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上部署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从而减少25%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 Microsoft今天宣布通用应用的全新Azure虚拟机开始提供预览,并开始提供基于云的远程桌面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的限量预览,全都基于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
• HPE表示将继续支持AMD EPYC系列处理器,计划通过更多基于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的系统,将其AMD平台的服务器产品系列扩大三倍,包括HPE ProLiant DL385、HPE ProLiant DL325等;
• Cray宣布空军天气情报机构将结合利用Cray Shasta system与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为美国空军和军队提供全面的陆地和太空气象信息;
• 联想宣布了可充分利用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的所有增强功能的全新解决方案。同步上市的ThinkSystem SR655和SR635是诸如视频基础架构、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等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
• 戴尔宣布即将推出全新设计的专为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而优化的服务器;
• VMware和AMD宣布建立紧密合作,以便在VMware vSphere内支持高性能的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的安全和其他特性。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AMD EPYC的潜力,从而也成为了AMD的合作伙伴。
未来可期的AMD EPYC
在数据中心市场,英特尔依然是老大哥(占比高达九成)。目前,AMD想要撼动英特尔的地位是非常困难的。
AMD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凡事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不能急于求成。AMD在回归(x86服务器市场)之前就做了详细的计划,必须在新的CPU核心上进行长期的投资,最为重要的就是Zen架构,Zen架构也奠定了AMD未来几年产品的路线图。后续的基于7nm+的“Zen 3”(2020年)和“Zen 4”(设计中)x86核心架构也都按计划推进。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AMD现在最要紧的事儿就是利用EPYC系列产品进一步蚕食数据中心市场份额。AMD的利剑已然出鞘,其将持续冲击数据中心市场。
AMD,未来可期。
To竞争对手,请接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