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谱科技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技术研究、人才建设、行业应用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并将共建“北大信管-影谱科技智能影像生产实验室”,致力于智能影像技术及虚拟现实等技术研究,这也是国内首个专注于视频领域的智能影像生产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北大信管系党委书记张久珍教授、北大信管系副主任王继民教授、北大信管系副教授徐扬、影谱科技创始人姬晓晨等嘉宾出席了此次战略签约仪式。
据了解,智能影像行业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尤其是计算机视觉技术息息相关,智能影像主要依托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硬件和算法模型,核心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图像和视频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目前,计算机视觉技术中,图像识别主要是基于静态图像的识别、分析和应用,未来技术和应用的重点将转向动态图像技术,即视频的智能化获取、识别及处理,最终实现视频的智能化生产。目前,智能影像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数据显示,2017年智能影像在文娱、教育、医疗、交通、安防、零售和制造七个领域的市场渗透率约为0.1%,市场规模约为1374亿元,预计到2020年,智能影像在上述领域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7.4%。智能影像行业高速成长,或将成为继图像识别后的又一大计算机视觉应用爆发点。
影谱科技作为国内最大的智能影像生产企业, 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可整合所有视频类渠道、覆盖兼容各硬件终端与计算机芯片、贯穿所有可视化场景并实现智能影像变现闭环的公司,享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则专注于在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数据挖掘、政府与企业信息化、信息资源产业、网络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合作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与优势,推动智能影像技术全面深入研究,加速多领域应用,助推产业智能化升级,实践“科技创新”和“价值落地”的结合。
倪光南表示,人工智能有很多技术类别,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在智能影像技术方面,影谱科技创造了一个新的方向,实现了人工智能与影像的技术结合,相信北京大学和影谱科技一定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扩大智能影像技术的应用领域。
杨学山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一定要围绕价值,这个价值是真实的价值,不是讲故事的价值,首先必须是真正的经济社会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必须要把解决这个问题带来的价值,能通过商业模型变成利润,实现真正的产学研结合。影谱科技应该说两个要素都具备,即有真实的价值和真实的利润。
张久珍表示,北京大学作为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专注于在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数据挖掘、政府与企业信息化、信息资源产业、网络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培养了包括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内的诸多精英人才。主持此次合作项目的徐扬副教授是信息管理系的优秀教师代表,在海外受到很好的学术训练,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非常优秀。借助此次合作,希望能够和影谱科技携手共进,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发出贡献,并能在智能影像领域做出新的突破。
姬晓晨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或正在颠覆性地改变着许多行业和领域,悄然渗透进大众生活。影像端是AI商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影谱科技所处的赛道——智能影像技术,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组成,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北大信息管理系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为影谱科技提供完备且专业的知识与技术支撑,影谱科技可以为信息管理系所培养的兼具领导和创新能力专业应用人才提供一个大展所长的平台,希望双方能够携手共进,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研究院推出VIBEVOICE,这是一种革命性的AI语音合成技术,能够一次性生成长达90分钟的多人对话音频。
成均馆大学团队开发出选择性对比学习新方法,让机器通过观察人类交互场景学会识别物体功能部位。该技术突破传统局限,采用动态学习策略,能根据信息质量调整学习方式,在多个数据集上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智能交互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微软与三星达成合作,将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集成到三星的智能电视和显示器产品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遥控器直接与Copilot交互,获得智能问答、内容推荐、设备控制等服务。这一合作标志着AI助手从传统计算设备向家庭娱乐设备的进一步扩展,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观看体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EgoTwin系统,这是首个能够根据文字描述同时生成第一人称视频和匹配人体动作的AI框架。该系统通过创新的头部中心动作表示方法和因果交互机制,解决了视角对齐和动作画面同步的核心难题,在17万样本的真实数据集上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为VR内容创作、影视制作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