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个人商用频道 06月26日 北京消息(文/陶婧婕) 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博士(Dr. Lisa Su)上任之初就揭示了AMD未来的三大策略,一、打造出伟大的产品;二、构建和加深与客户、合作伙伴的关系;三、简化运营,以更快的速度投入市场。而打造伟大的产品也成为了AMD首当其冲需要干的一件大事儿。
近期,AMD推出了一系列新品,包括第七代APU、北极星架构显卡、锐龙系列处理器、Radeon RX 500系列显卡等等。EPYC(霄龙)7000系列高性能数据中心处理器也在其中,这是AMD在淡出企业级市场几年之后,回归的第一步。而这些举措,可以说是AMD在打造伟大产品战略上迈出了一大步。
6月20日,在美国奥斯汀,AMD举办了EPYC(霄龙)7000系列高性能数据中心处理器的全球发布会。在本次活动上,至顶网采访到了AMD高级副总裁,企业、嵌入式和半定制事业部总经理Forrest Norrod,围绕EPYC(霄龙)7000系列高性能数据中心处理器新品给出了一个全方位的规划与布局。
关于EPYC名字的故事:新名字新起点
EPYC——这个名字并不符合AMD服务器产品线的命名规则,AMD是如何考量的呢?
据Forrest Norrod描述,在给最新的服务器处理器产品命名时,一共有三个选择,一是延续AMD服务器产品线的老品牌Opteron;二是随着Ryzen的品牌去命名;三是完全命名一个全新的品牌。他表示,我们都认为要给这个产品一个全新的名字,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全新颠覆的新技术。如果我们延续用Ryzen的品牌,会让大家觉得,AMD把消费类台式机的产品提供给了数据中心市场,会让人产生迷惑。AMD服务器产品线要跟过去有一个了断,所以选择起一个全新的名字。
关于EPYC这个名字的起源,AMD则希望它完全能去表述一个全新的故事,展现一个全新的时代,特别是服务于数据中心的全新时代。EPIC这个英文单词是史诗级的意思,同时也代表一个新史诗的历程。但是,AMD不可能用EPIC这个英文单词去做商标,所以AMD把它改成了“EPYC”,这个“Y”同时也代表Ryzen,所以可以把它理解成新史诗,新起点。
诚意满满 耗时五年打造EPYC
AMD总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打造EPYC。Forrest Norrod表示,最开始是在Dr. Lisa Su和Mark Papermaster的领导下,AMD进行了全新CPU Zen核心的研发,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设计,AMD在这项研发中花费了全部的技术研发精力,来打造这个高性能的CPU核心。然后再用Zen核心来打造EPYC,以发挥它更高的性能,更好的IO和内存,实现出色的系统级性能水准。
AMD EPYC搭载最多32颗高性能Zen核心,全线产品都是8通道DDR4内存和128个PCIe通道,在整数运算、浮点运算、内存带宽、I/O基准和负载等方面全面领先。EPYC共有12款产品(其中有三款型号后面有字母P,主要是针对单插槽解决方案优化的一个板块),全线产品给用户提供多种选择,可以满足不同工作负载量的需求。
活动上,AMD还发布了Radeon Instinct(加速卡),它可以跟EPYC很好的配合,实现非常专业的性能和性价比,更好的去服务HPC这个市场。
结识新朋友 不忘老朋友
在苏姿丰博士提到的AMD未来三大战略中,第二点就是构建和加深与客户、合作伙伴的关系。
在本次活动上,服务器制造商纷纷推出了搭载AMD EPYC 7000系列处理器的产品,其中包括HPE、戴尔、华硕、技嘉、英业达、联想、曙光、超微、泰安和纬创;虚拟机管理和服务器运行系统供应商微软、红帽和VMware表示将优化支持EPYC;Mellanox、三星电子和赛灵思等服务器硬件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也在EPYC优化平台中表现突出。
AMD EPYC在全球的推广与部署,都需要AMD的“老朋友们”和“新朋友们”的支持。而在这之中,也发现了许多中国厂商的身影,包括百度、曙光等。
AMD和百度,还有另外一家中国的互联网提供商合作比较紧密,Forrest Norrod表示,AMD做的一切是希望能够通过EPYC更好地支持中国的互联网提供商业务。至于曙光,我们跟它也合作多年了,而且它是一个提供高性能解决方案的平台。AMD为中国的互联网提供商提供更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此外我们也跟合作伙伴建立了合资公司,共同打造针对中国市场而优化的服务器解决方案产品。
Forrest Norrod坚信将EPYC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是非常有竞争力的。AMD首要的聚焦点是要保证EPYC有非常好的质量,然后能够为AMD目标客户的负载提供很好的支持。
在x86服务器处理器市场,英特尔是领导者,而AMD是挑战者。目前,AMD想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做部署,慢慢收复失去的市场份额(AMD曾占据x86服务器处理器市场25%的份额),而x86服务器处理器市场也需要像AMD这样的挑战者,去打破现有市场格局,注入新鲜血液重新焕发市场活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洛杉矶建筑公司OFA Group开发了AI工具PlanAid和QikBIM,帮助建筑师解决设计和施工中的痛点。PlanAid可实时读取蓝图并标记潜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和规范违规,让建筑师提前解决问题避免多轮修改。QikBIM能自动生成工程示意图,大幅缩短项目时间。此外,Spacely.ai、Planner 5D等AI室内设计工具也让用户能够虚拟预览空间改造效果,将创意想法转化为可视化现实。
DeepSeek-AI团队通过强化学习技术开发出DeepSeek-R1系列推理模型,无需人工标注即可自主学习复杂推理。该模型在数学、编程等领域表现卓越,在AIME 2024中达到79.8%准确率,编程能力超越96%人类选手。研究团队还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将推理能力传递给小模型,使7B参数模型也能超越GPT-4o。这项突破为AI推理能力发展开辟新路径。
在Meta Connect大会上,Meta展示了新一代Ray-Ban智能眼镜的硬件实力,配备神经腕带支持手势控制,电池续航翻倍,摄像头性能提升。然而AI演示却频频失败,包括Live AI烹饪指导、WhatsApp通话和实时翻译功能都出现问题。尽管Meta在智能眼镜硬件方面表现出色,但AI软件仍远未达到扎克伯格提出的"超级智能"目标。文章建议Meta考虑开放AI生态,允许用户选择其他AI服务商,这可能帮助Meta在AI硬件市场获得优势。
微软研究院推出rStar-Math系统,通过创新的"深度思考"训练方法,让小型AI模型在数学推理能力上达到甚至超越OpenAI o1水平。该系统采用代码验证、过程偏好模型和四轮自进化训练,将70亿参数模型的数学能力从58.8%提升至90.0%,在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达到前20%水平,证明了精巧方法比模型规模更重要,为AI发展开辟了新路径。